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与分子特征的初步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的临床病理和治疗危险因素。描述宫颈小细胞癌肿瘤的分子表达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采集整理全国12家医院的自2003-2015年诊断为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及治疗信息。选取FIGOⅠ-Ⅱ期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于2021年5月进行最后一次生存信息随访,记录计算入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总生存时间、疾病复发情况和无病生存时间,患者死亡和肿瘤复发分别是计算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结局事件。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治疗因素进行计算。收集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正常宫颈组织样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应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通路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对宫颈小细胞癌肿瘤的分子表达特征进行归纳描述。结果:(1)宫颈小细胞癌的主要HPV感染型别为HPV18型,在所有已知HPV感染型别的患者中占92.4%。(2)新辅助化疗[OS:P=0.0075,HR=2.3,95%CIs:(1.2-4.1);DFS:P=0.0087,HR=2.2,95%CIs:(1.2-3.9)]和宫旁转移[OS:P=0.0024,HR=3.4,95%CIs:(1.5-7.5);DFS:P=0.02,HR=2.5,95%CIs:(1.2-5.5)]是影响FIGOⅠ-Ⅱ期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治疗[OS:P=0.012,HR=0.39,95%CIs:(0.19-0.81);DFS:P=0.021,HR=0.43,95%CIs:(0.21-0.88)]有利于该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无病生存。(3)宫颈小细胞癌肿瘤相对正常宫颈组织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聚集于细胞周期和神经内分泌相关通路上。结论:在宫颈小细胞癌患者中,HPV18感染的比例远高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对于FIGOⅠ-Ⅱ期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尽早手术和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而新辅助化疗和宫旁转移是影响FIGOⅠ-Ⅱ期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小细胞癌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宫颈癌都是以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为主要诱因,但其基因表达改变与其他器官来源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聚集于细胞周期和神经内分泌相关的通路上。
其他文献
目的:脓毒症是机体感染所导致的宿主反应失调,严重时可导致全身生命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损伤。ICU获得性萎弱(ICU-AW)是指在重症期间发生的、以四肢骨骼肌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脓毒症是导致ICU-AW的主要诱因,多数患者出现骨骼肌肌力下降和肌萎缩。已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脓毒症肌萎缩中明显激活,然而其如何发挥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焦亡在脓毒症肌萎缩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
学位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及手术建立的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并探究此过程中薯蓣皂苷发挥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中,本研究使用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的炎症,并使用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对其进行干预,通过CCK-8实验探究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Western-blot实验、荧光定量PCR实验以
学位
目的:研究DAB2IP在调控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中的功能及相关机制。方法:(1)收集人乳腺癌组织切片及对应病人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应用免疫组化实验对石蜡切片中DAB2IP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DAB2IP免疫组化评分与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的相关性。(2)利用慢病毒系统,建立DAB2IP敲减、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系及各自的阴性对照;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DAB2IP对肿瘤生
学位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病理学和分子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难以被传统的细胞系模型捕捉,这对临床前药物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物(PDX)模型是一类保真能力强,个体化程度高的肿瘤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临床背景多样化的卵巢癌PDX模型平台,对模型进行鉴定和特征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的靶向药物进行筛选和靶向效应验证。[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在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卵巢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探究其导致不同损伤程度的分子机制。方法:7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trol,CON)组,CTX组,DOX组。于用药后的第3天,7天,28天,检测小鼠的卵巢质量、卵巢指数、动情周期、卵泡数量、血清AMH浓度等评估CTX、DOX
学位
目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手段。虽然术后能改善血管通畅性,但都面临术后近期和远期血管再狭窄的问题。血管再狭窄主要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转化所致,即
学位
目的:探究卵巢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卵巢癌的生长和卵巢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卵巢癌细胞ID8,使用超速离心法制备细胞上清液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免疫印迹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对C57BL/6J(C57)小鼠腹腔注射荧光染料DIR染色的外泌体,利用小动物成像仪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外泌体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将C57小鼠分为两组造模,分别预注射外泌体和磷酸缓冲液(phosph
学位
目的:肥胖与女性卵巢储备和功能低下相关,高脂饮食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然而,高脂饮食所致卵巢损伤的研究多局限在卵巢自身改变,忽略机体环境变化对卵巢的影响,且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旨在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高脂饮食损伤卵巢储备和功能的机制,同时探索热量限制逆转肠道菌群紊乱所致卵巢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构建高脂卵巢损伤模型并检测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改变:C57BL/6小鼠被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
学位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分化和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亚基α13(Gα13)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Ms)从6到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中提取后进行原代培养,使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kappa B li
学位
目的:子宫内膜样癌(EC)和子宫内膜样卵巢癌(EnOC)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但是二者分子特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仍待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究EC和EnOC的分子特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COSMIC(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数据库中2777例子宫内膜样癌、423例子宫内膜样卵巢癌、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样本。基于其DNA测序数据进行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