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地方政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地方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出现了“公司化”倾向,表现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地方政府像公司一样经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在地方政府“公司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但是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人只能是有限理性。因此行为经济学诞生,用来批判传统经济学的不足,羊群效应就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借鉴羊群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政府公司化”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在决策中的行为表现。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政府公司化”的影响和有限理性的制约,产生了羊群效应,进而影响到政府的政府职能履行和行政决策的质量。因此,研究在“政府公司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羊群效应行为,不仅有利于发现和分析地方政在决策过程的不当行为,同时更加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文章首先进行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政府公司化”和羊群效应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羊群效应的研究较早,最早关于羊群效应的研究是生物学上对于羊群行为的描述,后来逐渐被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借鉴和研究。我国关于羊群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学领域,用来分析股票市场等投资者的行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关于地方发展的研究众多,其中很多学者就提出了“政府公司化”概念。学者们发现有些地方政府像企业一样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公共利益。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文中相关名词的概念。对地方政府、“政府公司化”和羊群效应进行概念界定。在了解羊群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羊群效应的基本特征,寻找地方政府羊群效应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在决策中的羊群效应进行定性分析。同时还通过引入智猪模型和囚徒困境为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地方政府产生羊群效应的内在机制。再次,分析在“政府企业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决策中的羊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找出地方政府决策中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同时提出修正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最后,梳理了文章内容,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