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RACK1、VEGF、SOX2和p40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各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之间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2012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标本87例、癌旁组织标本50例、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标本95例和胸腔积液细胞学标本43例。所有标本均经常规HE染色确定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RACK1、VEGF、SOX2和p40蛋白的表达情况,与TTF-1、p63比较,分析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中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RACK1和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它们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癌,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RACK1蛋白诊断肺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VEGF,RACK1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高于TTF-1,但特异度却低于TTF-1。2.RACK1和VEGF的表达均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亦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RACK1与VEGF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39,p<0.05);RACK1和VEGF阳性表达的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3.SOX2和p40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6%和54.9%,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它们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升高(p<0.05);p40蛋白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SOX2和p63。4.SOX2和p40蛋白的表达均与肺鳞癌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p40蛋白还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SOX2和p40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SOX2与p40蛋白阳性表达的鳞癌患者较阴性者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1.RACK1可作为与TTF-1蛋白互补的肺腺癌诊断标记物;RACK1和VEGF蛋白可能以相互协同促进的方式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RACK1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提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2.p40是较SOX2和p63蛋白更灵敏和特异的肺鳞癌诊断标记物;SOX2和p40蛋白可能参与了肺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OX2和p40蛋白可作为判断肺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