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写成的中国第一部长篇武侠言情白话小说。书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对于研究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阶段的形容词重叠形式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和语言学价值。本文以《儿女英雄传》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类型、特点、句法功能、语法意义和修辞功能,同时将其与《红楼梦》及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作了历时比较,从而更加有力的揭示了《儿女英雄传》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五部分:  前言:主要说明文章写作缘起及研究意义,介绍了前人研究近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和《儿女英雄传》中重叠形式的一些概况,对形容词重叠形式进行了界定,最后说明版本选择和语料范围。  第一章:主要是对《儿女英雄传》中出现的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穷尽描写和详尽分析。我们把形容词重叠形式分为AA式、ABB式、AAB式、AABB式、ABAB式、A里AB式,在每一大类下面又进行了更细小的分类,并且在具体分析每一类的时候,我们把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特点也作以客观的描绘和分析。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句法功能。从整体来看,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句法功能是很全面的,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句子独立成分。同时,我们对形容词重叠形式每一种句法功能的特点也作了分析阐述。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儿女英雄传》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和修辞功能。语法意义主要有:表量性特征、表状态性、表强调和表主观估价。修辞功能主要有:描绘形象,生动传神;表情达意,贴切恰当;节奏和谐,韵律优美。  第四章:本文将《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及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作了历时比较,主要从类型、句法功能、组合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期冀揭示《儿女英雄传》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特点。  总结:本部分对前面所论述内容作了整体概括,同时文章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努力。
其他文献
广两宜州市白龙公园内,建有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的纪念祠和衣冠墓。在黄庭坚祠内,陈列着各种碑文石刻,其中还有黄庭坚刻像。此像原在城西山谷祠旧址,1986年迁置白龙公园新建山
高阳的《张大千——梅丘生死摩耶梦》(三联书店)中,提到“张大千由水路回川,先到梧州,应徐悲鸿之约,经柳州到桂林,饱览了阳朔山水”。这一年,是1938年。张大千年谱中也记载“1938年戊寅40岁驻北平日本司令部多次派汉奸劝张大干出任伪职,张氏推诿不从,化装逃出北平,辗转上海、香港,入桂林途中会见徐悲鸿。”  两段记述都较为简单,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张大千要逃离日军的迫害,准备回老家四川,隐居于青城山。因
教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检讨。这种反思和检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在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 Teaching as an intellectual activit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