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恶性、良性疾病均很常见,尽管临床触诊、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和手术各种诊疗方法已相对成熟,国内外均推出不少指南,但限于不同医院设备条件、人员业务水平、患者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对各种影像诊断评价和诊疗流程仍有不少困惑。本文拟通过较大样本分三部分对我院经过活检和手术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超声、乳腺MRI不同诊断方法的效能,并对诊断流程进行探讨。研究目的:(1)通过大数据分层统计,分析超声在诊断不同解剖部位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评价超声目前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整体的诊断效能,探讨将超声作为乳腺占位病变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对病变性质的诊断优、劣性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析乳腺MRI在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诊断效能,MRI在诊断乳腺不同解剖位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特点,探讨将乳腺MRI作为补充影像学检查的优、劣性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对比分析触诊阴性(患者自检+临床触诊)及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疾病的比例,探讨超声作为临床乳腺疾病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分析目前乳腺占位病变影像诊断检查流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乳腺超声与乳腺MRI的诊断特点,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影像检查流程提高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正确检出率。探索超声影像医生辅助外科医生合理申请影像检查诊断流程的可行性。方法:(1)分为两组。第一组手术组: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年已行手术治疗的4157例恶性乳腺占位病变、511例良性乳腺占位病变,共计466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数据,统计乳腺术前超声诊断报告单中BI-RADS分类、特征性描述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对应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通过不同病理类型结果对照术前超声诊断进行分析,统计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效能。第二组活检穿刺组: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超声科行诊断性穿刺活检的267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活检前与活检后的病例信息(良性:1679例;恶性:993例),根据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超声诊断特点,统计分析行诊断性穿刺活检病例组织学病理类型与诊断阳性率。(2)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包括乳腺MRI检查的2332例乳腺恶性占位病变,230例乳腺良性占位病变,统计分析术前乳腺MRI诊断BI-RADS分类,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计算乳腺MRI对乳腺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比例及特点,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乳腺MRI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3)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乳腺占位病变手术患者病例的详细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就诊原因、诊断特点及具体影像诊断流程信息。计算触诊阴性(患者自检+临床触诊)占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病例的比例。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对比超声、MRI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特点,探索辅助临床医生合理申请影像检查诊断流程的可行性。结果:(1)手术组超声总体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751,手术组病例中,漏诊病例比例为3.7%,主要为乳腺非浸润性导管癌;误诊病例比例为44%,主要为乳腺纤维腺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性穿刺活检阳性诊断率:31.8%,其中超声诊断BI-RADS以3类作为cutoff值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4.6%,40.4%。穿刺活检组超声总体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668。(2)MRI诊断本组恶性病例中有54例诊断为BI-RADS 3类,即漏诊病例,占总样本量的2.1%。主要漏诊病例为浸润性的导管癌。本组良性病例中正确诊断为BI-RADS 3类的165例,占总良性样本量的71.7%。其中诊断为BI-RADS 4类及以上的病例数为65例,占总良性样本量的28.3%;其中以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大汗腺化生、炎症、浆细胞乳腺炎误诊的比例数最高。乳腺MRI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854。(3)1cm以下的恶性乳腺病灶触诊阳性率29.2%;1-2cm之间病变医生触诊阳性率62.1%;2cm以上恶性病灶触诊阳性率94.3%。小于1cm恶性病灶淋巴结转移率为10.7%;1-2cm及>2cm的恶性病变中分别有31.6%和46.4%的淋巴结转移率。单因素分析显示:纵横比、血流信号、微钙化、是否导管内、后方回声衰减超声诊断指标,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良性肿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核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750和.847。在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纤维腺瘤方面,MRI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超声检查(p<0.05),乳腺炎性病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核磁准确。结论:超声具备较强发现乳腺病变的能力,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达94%,结合常规超声对囊性、实性良性病灶具有较好解释能力可作为乳腺占位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超声沿导管的放射状扫查是诊断最常见、最重要乳腺疾病的优势,推荐超声医师充分利用放射状扫查,便于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认识,做出合理诊断。乳腺MRI总体诊断效能优于超声,但限于炎性病灶假阳性率偏高、费用高、普及率偏低尚不能常规应用。对于超声难于鉴别性质的BI-RADS 4a类病灶按照0类处理,建议MRI检查;4c类及5类病灶超声与核磁检查结果相近,可直接建议穿刺活检;超声诊断为4b类病灶可以建议MRI检查或直接进入穿刺活检。对于有旋切治疗需求的超声诊断BI-RADS 3类患者,应紧密结合超声放射状扫查,对呈分叶状、部分边界不清的病例行MRI检查后仍诊断3类者,方可行旋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