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咸之际,清代诗坛由唐宋纷争僵持到忽而皆言宋诗,诗风更是—洗“神韵”与“性灵”派末流的浮滑浓腻,开拓了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的新局面。这一变化一直影响到清末民初的同光体,晚清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宋诗派,后人称之为“宋诗运动”。在这场诗体变革运动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便是程恩泽。程恩泽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朴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湖南学政,官至户部侍郎,以高位主持文坛。交游往来者多为阮元、祁离藻、梅曾亮、张穆、林则徐、邓显鹤等诗坛名人,门下弟子有郑珍、何绍基、莫友芝等人,程恩泽处于当时诗歌活动的中心,他的诗学思想与创作动态与当时诗坛的走向息息相关。程恩泽不少诗文皆已散佚,现存作品保留在《程侍郎遗集》十卷中。程恩泽诗歌在题材上可大致分为赠答酬唱、题咏书画、写景记游与咏史杂感四类,较少反映现实之作,题材比较狭窄,士大夫气息浓厚。程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艺术特色上,程诗好用典故、夹议夹叙,善以散文句法入诗,于是造成了博雅、幽曲、奇异的艺术风格,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程恩泽虽无诗歌理论专著,但他的诗学思想如“学问-性情”、以文为诗,创新脱俗,通过诗文中零散的诗论与他实际的诗歌创作,直接影响其弟子郑珍、何绍基等人,而其对于黄庭坚诗的推崇,好用典、议论、以文为诗的诗歌特色对于整个道咸诗坛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研究程恩泽的诗歌,也是为道咸宋诗派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