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生产要素,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课题。该文基于行业的异质性,深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指标的动态特征;通过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实证分析流入不同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利用指数分解法将雾霾指标分解为若干因子,量化不同因素对雾霾指标整体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首先,通过物料衡算法和整理换算,得到雾霾指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他相关指标,发现我国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近年来逐渐稳定,而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产业结构大大优化;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增加值的比值逐渐平稳,引入规模已达到均衡状态;工业的雾霾污染贡献值显著大于其他行业,但近年来其贡献率逐渐降低,而另外五类行业的贡献率却在逐渐增长。其次,通过检验和建模可知,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但整体呈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工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雾霾指标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指标的增长而增长,验证了“污染天堂”假说。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够显著。农、林、牧、渔业,其他行业呈现显著的倒“U”型发展轨迹,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其他行业的雾霾指标起到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指数分解结果可知,除了工业等个别行业在研究初期或者中、后期的偶然变动之外,雾霾强度指数均促进了雾霾指标变化量的降低,而投资产出指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说明我国对于外资的利用技术仍不够成熟,且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第一,在引进外资时,应该着重于清洁部门的投资,减少重工业部门的外资引入。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清洁能源的比重。第二,将雾霾污染纳入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影响因素中去,并定期更新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断改进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扩大来源解析的区域范围,完善大气颗粒物排放清单。第三,加强环境管理体制的立法,通过征收环境税、资源税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的环境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