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断被引入法学领域,法治建设状况的研究也逐渐由理论转向实践。在持续开展的法治评估实践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更侧重于对法治指数设计等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但对具有明显技术性的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内在科学性问题却很少涉及。法治评估量化方法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几乎贯穿于法治评估的全过程,其选用是否科学,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社会效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法治评估量化方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间不长,有关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界定还相对模糊。只有明确了量化方法的定位和效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功能、选择和应用等问题。法治评估量化方法是社科法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应当坚持实证主义研究,在不断试错过程中逐步明晰其效能,丰富和完善法治评估方法论体系。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笔者介绍了选题来源和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点明了本文试图论证的问题。第二部分,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有关概述。由于法治评估量化方法这一概念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间短、频率低,同时对量化方法的相关概念也缺乏明确的界定。本文在这一部分以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相关概念为切入点,介绍了量化方法的类型,阐释了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实践要求,并对其必要性和本土化进行了分析,为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我国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实践探索及存在的问题。在探索法治评估量化方法运行于余杭体系、北京体系Ⅰ两种典型实践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了量化方法在我国法治评估量化过程中出现运算过程存在障碍、量化过程缺乏公开、评估结果缺乏信度等问题。第四部分,域外法治评估量化方法之实践。通过研究域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法治评估量化体系的实践经验,以“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WGI)”、“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WJP)”等指数体系为代表,探究在法治指数化过程中所运用的量化理论和量化方法,为我国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第五部分,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的完善路径。针对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坚持实证主义观点,从方法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量化方法不仅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也是一种测量法治的思维方式。法治评估量化方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法治评估量化数据反映客观真实的法治发展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