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氯酰引发铝基复合燃料热解和燃烧的特征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氟氯酰(ClF3O)引发铝基复合燃料的热解和燃烧机理。复合燃料中含有硝酸异丙酯(IPN)、黑索金(RDX)、高氯酸铵(AP)、正癸烷和铝粉等组份。氟氯酰引发复合燃料热解和燃烧的机理可归纳为三个部分:(1)引发反应:氟氯酰与正癸烷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氟代产物并剧烈放热。反应过程涉及HF中间体漫走和碳正离子生成。(2)热解反应:引发反应释放的热量导致复合燃料发生热解,并生成相应的自由基中间体和小分子热解产物。(3)燃烧反应:有氧气条件下,热解导致复合燃料燃烧,并生成相应的自由基中间体和燃烧产物。采用约化密度函数法(RDG)对复合燃料各单组份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AP与其它组份有较强的氢键作用;RDX与其它组份有较强的范德华作用;正癸烷与其它组份间的相互作用很小,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表明AP,RDX,IPN和正癸烷可形成较稳定的混合物。通过双描述符计算,确定了氟氯酰的活性中心,还发现复合燃料中各组份的活性位为C-H键。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WP91/6-31+G(d,p)水平下计算了复合燃料各单组份与氟氯酰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氟氯酰与IPN、RDX和正癸烷反应能垒都很小,为自发反应,均生成HF、ClFO和氟代产物;ClFO可与正癸烷继续反应,生成HF、HClO和癸烯。AP和铝粉不与氟氯酰反应。氟氯酰与各组份反应为亲电取代机理,反应活性次序为正癸烷>RDX>IPN。正癸烷与氟氯酰的反应活性最强,反应放热421.1 kJ/mol,并导致正癸烷的热解。通过对氟氯酰与复合燃料反应的各相产物分析,发现气相产物除HF外,主要有H2、CO、C2H2、CH4、C3H6、C3H8等,表明发生了热解反应;液相产物主要有链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卤代烃五大类,表明除热解反应外,还发生了氟代反应。其中芳香烃和环烷烃均占30%以上,链烷烃和烯烃各占约10%,卤代烃含量小于10%,说明热解反应优于氟代反应,占主导地位。固相产物中主要含有C和F两种元素,C元素主要以(CH2)n形态为主,其余主要为C-F键形态;F主要以C-F键形态存在。以正癸烷为替代物,采用快速热解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VUV-PI-TOFMS)对烷烃的热解机理进行了研究。正癸烷在1040 K时开始热解,正癸烷热解起始于中间位置的C-C键断裂并生成?C5H11。?C5H11以及重排后的戊基自由基会发生β-C-C和β-C-H断裂,生成小分子的烯烃和烷基自由基。以1-己烯为替代物,采用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计算(CASSCF)与VUV-PI-TOFM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烯烃的热解机理。1-己烯起始热解温度略低于正癸烷,热解反应起始于双键β位的C-C键断裂,次级热解过程与烷烃类似。双自由基逆烯机理是烯烃热解的重要通道。通过增强型CCD技术(ICCD)对氟氯酰引发正癸烷燃烧过程的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检测到了CH、C2、OH自由基。表明氟氯酰可以引发正癸烷燃烧。没有检测到与氟氯酰有关的自由基发射光谱。采用热重-差热联用仪(TG-DTA)对复合燃料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室温到200℃时为正癸烷和IPN的挥发过程;200-300℃时为RDX的相变和分解;300-580℃对应AP的低温和高温分解;580℃以上为铝的相变和铝氧反应。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联用(SEM-EDS)对复合燃料和热解残余物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燃料具有片状、块状和小球状结构,表面被烃类组份所覆盖。氟氯酰与复合燃料反应将优先接触烃类组份并引发复合燃料热解和燃烧。热解残余物表面主要为Al、O和C三种元素,其表面几乎全部被Al2O3膜所覆盖。发射光谱研究表明,复合燃料的引发燃烧过程不仅存在CH、C2和OH等烃类燃烧的特征自由基,还发现了NO、CHO和AlO等自由基。其中NO、CHO为IPN和RDX燃烧的特征自由基,AlO为铝燃烧的特征自由基。
其他文献
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常由处理剂的革新带动,处理剂的革新又基于研发时所依托的化学理论基础。分子自组装为系统中的分子在不受人类外力之介入下自行聚集、组织成规则结构的现象,与诸多学科交叉相融,是21世纪产生新概念、新领域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源头。分子自组装与钻井液技术之间具备诸多结合点,可成为钻井液处理剂研发、钻井液功能性实现、钻井液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将分子自组装与钻井液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三
离心气流分级机是粉体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设备,流场形态是影响分级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机型、结构种类繁多,一般包含多个进风口,流场分布较复杂。目前对特定机型的研究较多,尤其对第三代动态涡流分级机内分级关键区域的优化研究较充分,但对各进风口形成怎样的流场形态更有利于颗粒清晰分级的认识尚不深入,缺乏从整机角度对分级流场的构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将分级流场看作由主离心分级流场和淘洗流场构成,采用数值模拟与
Pyrolysis,chromatographic,and isotopic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study a suite of rock cuttings,crude oils,condensates,and extracted bitumen/oil shows from the Kaikang Trough of the Muglad Basin,aimi
学位
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统富油气沉积盆地之一,其上白垩统Yogou组海相泥质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但对于该套烃源岩的发育和成因机理仍缺乏认识,制约着烃源岩的分布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本文基于47口井的测/录井资料、24条二维地震剖面和229件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Yogou组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总结了该
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新方法新技术推陈出新的步伐日益加快,而常规反射波地震勘探手段依然保持热度,相关的资料处理解释新技术开发从未停滞。更为准确的反射波地震数据及复杂油气藏的精确成像,是对特殊地区地震勘探目标达成的基本支持。而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作为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其先进性及实施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最终叠后地震数据的品质。因此现阶段通过地震资料识别地下薄层及弱反射体的工作需要更稳定更先进的方法
地层中的低频极化(小于10 kHz)效应能显著增加测量电磁场的幅度并减小相位,其中虚部电阻率能直接表现出低频极化效应,使电磁场响应受到显著影响。基于井筒电磁数据可以重建井周电导率实部和虚部的分布。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评价油气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实现对开发油气储层的监测,在提高油气储层采收率和地热资源开发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基于一组碳酸盐岩储层岩心样品的复电阻率测量数据,分析并反演了岩石复电阻率模型的电磁
在多种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中,泡沫驱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作为非混相两相驱技术,其流动特征取决于注入与被驱替流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水动力,以及多孔介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由于运移机理的多尺度特性,使得多孔介质中多相流的建模具有挑战性。目前关于泡沫驱技术的理论模型包括经验模型与机理模型,经验模型将泡沫体系的封堵效果简化为流体流度的降低,其降低指数来自于实验结果(现象)拟合;机理模型引入了泡沫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和采油井的压力变化方式差异大,注水井虽未压裂或只进行了小型压裂,但注水量大;采油井即便进行了大规模压裂,但产液量仍然很低。鄂尔多斯盆地低渗油田的测试资料表明,注水井试井解释的渗透率远高于油井渗透率,也高于岩心分析渗透率,此外油井见水具有单方向性,这些现象与注水诱发微细裂缝形成水淹通道密切相关。本论文基于鄂尔多斯盆地注水开发矿场实际,分析了注水诱发裂缝的动态特征,建立关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加快其开发进程,对于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而我国煤储层低渗透率、低压力、低饱和度特征突出,国外已有的成熟煤层气开发理论不能完全适用,存在储层气水赋存关系不清、产量预测不准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我国煤层气区块,分析影响煤层气赋存、渗流及产出的关键因素,客观评价我国煤层气开采潜力,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本论文通过煤样扫描电镜实验及高温炉加热实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