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和资源的局限性是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成为了好的发展机遇。文章聚焦到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如何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更新到协同共生的景观基础设施。研究采用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判断韧性城市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建立韧性思维观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系统;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韧性建设的美好愿景,城市基础设施转型的策略与实践创新;思考韧性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的策略。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特异性挑战、转型的意义及必要性,聚焦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需求及现状问题上。探讨明确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基础设施更新与景观结合的必要性,以及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特征与目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特点、分类和各类型基础设施的更新要求进行总结,为论文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提供基础与依据。然后回顾韧性城市相关理论及对韧性思维构建,结合国外针对发展中国国家韧性总体规划的框架总结出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理念的启发,梳理了韧性思维与景观基础设施结合的潜力。针对韧性视角下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的路径,具体阐释了在工矿废弃地基础设施再生、城市新陈代谢流管理、工矿生产基础设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水系统基础设施五个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策略。最后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湖北黄石市的景观基础设施规划构想为例,在对城市现状及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黄石工矿废弃地景观基础设施、城市水系统景观基础设施、城市矿业棕地公园景观基础设施、城市街区景观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景观基础设施规划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