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E2F1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可启动并调节免疫应答,有效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在抗肿瘤、抗感染、移植排斥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缺乏有力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可能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抗原性弱、患者APC功能低下,使肿瘤抗原不能被有效提呈给淋巴细胞。因此通过体外研究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其调节机制,然后利用一定的药物恢复肿瘤组织中DC的正常功能,进而激发体内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成为临床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案。E2F1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增殖方面起到调节作用,作为转录因子不仅参与细胞生长调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凋亡。近来,一些研究发现,E2F1在巨噬细胞应答炎症因子过程中可以调节一大批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在病原体感染情况下可以诱导T细胞的活化。这揭示了E2F1在免疫调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E2F1在DC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本课题中,我们对人源DC成熟过程中TLR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TLRs在DC的成熟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我们重点对E2F1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2F1在人源DC和DC2.4成熟过程中都有暂时性的降低,当E2F1敲低时DC2.4细胞在表型和功能都趋向成熟。相反,E2F1过表达则抑制了LPS对DC2.4的成熟诱导作用。同时发现,敲低E2F1可激活包括Erk1/2, NF-κB和PI3K/Akt在内的DC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提示E2F1参与DC的信号通路的调节。E2F1对DC表型上的成熟抑制作用同时在E2F1敲除鼠骨髓来源的DC上同样得到了证实。上述研究结果提示,E2F1在DC的成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自动制图综合一直是地图制图学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众多的地图制图人员和地图学家在该领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
本研究利用核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结合表型特征揭示不同种源石蒜遗传多样性,结果如下:通过研究不同种源石蒜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鳞茎周长、鳞茎鲜重等表型变异发现,不
科技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科技资源,在促进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科技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成果、人才等资源,开发了多用途的科技信息系统,信息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病害。水稻遭受白叶枯病菌侵染后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X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作为地形表面的重要数字表达,其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DEM精度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由失误引起的粗差,会造成DEM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