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是目前农业科学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为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创造了条件,在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作物产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玉米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发展中国家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1/3左右,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黄土区是我国北方主要旱作农业区域,因此针对黄土区夏玉米生长模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是结合具有黄土区代表性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进行的田间试验工作开展的。在前人研究作物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经广泛验证的方程,构建了体现作物生长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的夏玉米生长模型。该模型时间步长为1天,主要包括干物质的积累和蒸发蒸腾量模拟两大模块,其中,干物质积累子模块考虑了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呼吸消耗、同化物分配和后期干物质的转移等过程;蒸发蒸腾量的模拟则采用FAO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法,考虑了基础作物系数和土壤蒸发系数。依据2004年夏玉米的田间试验数据和气象资料,对模型中所用的参数进行了提取和调整。在一定假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沿冠层深度方向变化的计算方法,依据试验数据给出了经验公式;并基于该年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中所采用的干物质分配系数进行了调整。利用实测的2004年主要气象因子的日变化和2005年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各器官干物质和田间逐日蒸发蒸腾量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04年夏玉米田间主要气象要素的日变化除全阴天有一定的误差外,其他情况下则比较准确;干物质积累过程中茎、叶、果实的模拟结果精度较高;玉米播后逐日的蒸发蒸腾量模拟值和实测值变化趋势较吻合,累积的蒸发蒸腾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905,整个生育期内的相对偏差为-0.7%,表明该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本文以2005年夏玉米生长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为基准值,分析了模型中干物质积累子模块和蒸发蒸腾子模块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模型比较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模型构建是合理的,选取和确定的参数是可靠的。以Matlab为编程工具,基于模型原理编写了MGSET玉米生长模拟软件。该软件输入简单,操作容易,其模拟结果还可以以动态的图形表达,便于认识和研究环境因子变化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