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衡量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实际汇率能广泛地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实际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实际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中,又分为从供给面与从需求面进行分析的两类视角。供给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从生产率和要素禀赋角度来研究实际汇率变动问题;而需求面的分析则主要是从需求结构与偏好角度等角度。此外,还包含综合考虑了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分析,如从收入分配,人口年龄结构等角度。在中长期汇率决定理论中,生产率因素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众所周知,一国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与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本变化势必会影响生产率,进而改变商品价格最终引起实际汇率变动,但大多数研究却忽略了这样的传导机制研究,鲜有人关注教育发展水平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全世界148个国家(地区)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整体上实证分析教育发展水平变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发展水平对实际有效汇率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其中通过内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教育发展水平主要通过要素禀赋效应促进实际汇率升值。然后,在分教育层次样本的估计下,发现只有高等教育对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初、中等教育的影响则不显著。接着,根据收入水平将总样本分为96个发展中国家和52个发达国家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变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为探究教育发展水平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本文还选取中国对147个国家(或地区)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总样本的估计下,发现教育发展水平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但通过内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机制带来的影响不显著。然后,将教育水平分成不同层次,同样发现只有高等教育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初、中等教育的影响则不显著。接着,将总样本分为中国对95个发展中国家和52个发达国家两个样本,研究发现不论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仍显著为正,且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样本中影响系数更大。最后,本文利用国对147个国家(或地区)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教育发展水平变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的时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和2008年前后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均的影响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影响程度有所减弱;而在2001年前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鉴于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加上中国刚步入"教育红利期"和"人力资源红利期",因此,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仍有升值空间。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两点政策建议:一是重视教育发展水平在决定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