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水稻纹枯病植物源活性物质的筛选、分离和应用条件优化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水稻病害,对世界范围内的水稻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植物源杀菌剂来源于自然,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易引起抗药性、易降解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农药研发的热门领域。本论文通过带毒平板法,从16种植物中筛选出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cv.sieboldii)和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 K.Koch)3种对水稻纹枯菌具有抑制活性的植物。进一步的离体试验和盆栽试验发现,6个粗提取组分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千头柏石油醚萃取组分和日本珊瑚树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在温室条件下,施药浓度为1 mg/mL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分别达78.1%和76.7%,效果已接近相同施药浓度的商品杀菌剂50%多菌灵粉剂。采用柱层析法,从千头柏中分离了5种化合物Com.1~Com.5。活性测试发现,其中的Com.2和Com.4对纹枯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测定,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推断出Com.2为14- Isopropylpodocarpa-8,11,13-trien-13-ol,Com.4为(1R,2R,8aS)-Decahydro-1-(3-hydr- oxy-3-methyl-4-pentenyl)-2,5,5,8a-tetramethyl-2-naphthol,俗名分别为桃柁酚和香紫苏醇。研究结果还表明,井栏边草、千头柏和日本珊瑚树粗提取物的配伍使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了植物活性组分的提取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物的最佳使用条件为:井粗∶千粗∶日粗按质量比1:1:9复配为2 mg/mL的药液喷施于水稻基部,病情严重时间隔10天施药一次,病情一般时酌情将施药间隔延长至15~20天,该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左右。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委托课题“乙苯氧化脱氢组合反应器及混合技术的开发”的子课题。乙苯氧化脱氢制苯乙烯的Smart反应器的氧化反应系统中由于氧气
潮沟是崇明东滩湿地的重要地貌形态,是连接东滩邻近水域生态系统和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纽带,是整个长江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次级生产
寻踪“停云”文徵明其实在苏州仍有不少遗踪。与苏州博物馆一墙之隔的拙政园自然是其中之一。拙政园初建时,致仕归里的园主王献臣和文徵明过从甚密,两人相知相交数十年,文徵
铝合金微弧阳极氧化技术是将铝合金置于电解质水溶液中,在强电场作用下阳极表面出现微区弧光放电现象,微弧区瞬间高温烧结作用导致氧化物陶瓷相的形成,该技术又称为“火花放电沉
粒子方法是将模拟系统离散为大量相互作用的粒子,通过动力学计算描述每个粒子的行为,从而直接或通过统计复现系统的行为。在流动和传递等领域,粒子方法还停留在各研究者对自己的
组工干部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更要带头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做勤奋学习、业务精通的表率。组工干部首先要做勤奋学习的表率,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