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而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小学生认读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自1920年汉语拼音以注音字母的形式出现在小学国语教科书中,就一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所以,回望百年来汉语拼音演变的历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先是梳理了百年来汉语拼音方案演变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考察百年里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功能的认识,以及不同时期代表性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呈现方式的演变,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旨在总结经验,更准确地认识汉语拼音的价值,恰当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论文的主体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汉语拼音方案的百年发展。本部分主要写了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背景和制定过程,从整体上把握汉语拼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功能流变。按照历史分期,选取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归纳出汉语拼音的功能然后举例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小学语文教科书,详细分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汉语拼音呈现方式。第三部分: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演变。自注音字母进入课堂,相应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就产生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它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从呆板到有趣性的变化,本部分主要阐述百年里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发展。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总结。通过总结前三章节,分析汉语拼音方案、课程功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流变,期望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信息等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