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单染色体的PCR扩增和SCAR分子标记的开发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杉木为材料,利用单染色体的微分离、微克隆技术,对杉木单染色体进行了分子标记的定位及特异片段筛选工作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重要进展: 1.单染色体的微分离及体外扩增 用微细玻璃针及毛细管都可以对染色体单分离,用玻璃针分离单染色体的优点在于:能准确定向获取目标染色体并能对染色体进行定点切割以获得染色体特定片段;缺点是:操作难度大,易被细胞质污染。用毛细管吸取单染色体的优点是:分离染色体不易丢失,可避免细胞质的污染,且操作相对容易;缺点是:不能对染色体进行定向切割,易被非目标染色体污染。分离单染色体扩增采用简并核苷酸引物直接扩增法(DOP-PCR,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primed-PCR),进行两轮扩增。DOP-PCR扩增片段长度为200~1000bp之间,多数片段集中在300~600bp之间。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扩增片段来自杉木基因组DNA。 2.单染色体之间的RAPD多态性研究 杉木有11对染色体,只有第四对染色体带随体。定向分离杉木第四号具随体染色体及其它两条非随体形态单染色体,用DOP-PCR扩增放大各单染色体DNA信号,再对扩增后各单染色体的产物进行RAPD研究。证明不同染色体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为染色体专化序列的获得及在分子水平上对杉木染色体进行编号奠定基础。 3.杉木第四号染色体特异片段的筛选 分别分离杉木同一细胞中的第四号具随体及剩余20条非随体两类染色体,将这两类染色体都经过DOP-PCR扩增后,用组合随机引物对对DOP-PCR扩增产物进行RAPD分析。在用引物对OPB07+OPB10对随体染色体及非随体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的扩增中,发现在500bp~250bp之间,随体染色体有四条特异扩增带;用引物对OPB07+OPB18对随体染色体及非随体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的进行扩增,在900bp左右获得一条随体染色体特异带;而用引物对D07+D05对随体染色体及非随体染色体的DOP-PCR产物的扩增中,发现随体染色体在250bp左右有一条特异扩增带。将其中的900bp左右特异RAPD带进行克隆、测序,得到两个同源性为99%的907bp片段,并将该RAPD标记成功地转换为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的SCAR标记。该SCAR标记既可以用于鉴定微分离的杉木第四号染色体,也为杉木已构建的遗传图谱中连锁群与染色体进行对应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是跨欧亚大陆分布的一个杨属树种,是世界主栽杨树品种的重要基因供体,在我国杨树遗传改良中起重要作用。我国缺乏黑杨派基因资源(阿尔泰地区有少量欧洲
加快建设滨海特色城镇,对于打造我省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推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我省实际出发,加快建设滨海特色城镇,应以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和方向
报纸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卵巢肿瘤活检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方法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
热激反应是生物体对高温胁迫的一种应激反应,由于其具有反应快速、直接的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生物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模式系统。近来,热激反应与多种环境胁迫之间的联系,使人们愈
在介绍上京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区岩层的含水性,构造带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矿井充水因素,提出该矿区是受大气降水和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
“圣人体无”是王弼的一个重要思想 ,传统上对此作认识论上的考察。本文则提出了另一种看法 :作者从体和无两个范畴的解释入手 ,结合“圣人体无”的具体语境 ,认为“圣人体无
辐射传输研究是贯穿森林生态系统的纽带,太阳辐射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合能量、适宜的环境温度以及发育信息。一方面,气候变化使到达地面辐射能的质和量发生变化,影响到植被的
本文首次开展马尾松不同种源和不同家系未漂硫酸盐法制浆(UBMKP)试验,系统研究木材产量、木材密度、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遗传变异规律。发现上述多数性状在种源间和家系
通过对福建省苏邦井田的钻孔资料和已揭露的煤系地层的对比分析,指出影响该井田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成煤期的地壳不均衡沉降、后生地质构造及岩浆岩侵入等,并阐明这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