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诱因,已被定义为I类致癌物,与饮食密切相关;蔓越莓是一种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浆果。本研究拟调查滨州地区Hp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Hp感染者膳食营养状况,探讨蔓越莓果汁对Hp感染的抑制效果,为Hp防治以及合理营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滨州某三甲医院完成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或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的13588人作为研究对象,Hp感染判断标准:采用14C-UBT检测者DOB≥100为阳性,DOB<100为阴性;13C-UBT检测的DOB≥4.0为阳性,DOB<4.0为阴性。收集研究对象体格检查及其他临床检测结果;分析Hp感染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随机选取1140名完成UBT检查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营养素摄入水平;利用食物频率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收集研究对象过去一段时间内(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次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一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分析膳食多样化情况(DDS),每消费一类食物计作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开展蔓越莓果汁干预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出标准筛选研究对象,选取399名1865岁的Hp感染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高剂量组(27%的蔓越莓果汁2瓶),B中剂量组(27%蔓越莓果汁1瓶+1瓶安慰剂),C低剂量组(2瓶安慰剂),干预前和干预28天后分别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臀围、血生化等;分析13C-UBT检测结果,评价蔓越莓果汁补充效果。结果:对滨州地区13588名体检者的Hp阳性率分析发现,总体感染率为58.6%,其中男性感染率59.5%,显著高于女性54.7%的感染率(P<0.05);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感染率分别为56.2%、59.2%和60.7%;老年人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不吸烟组感染率(57.6%)明显低于吸烟组(61.9%)(P<0.05),不饮酒者感染率为56.4%,明显低于饮酒者的61.5%(P<0.05);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的感染率分别为57.8%、55.7%、59.7%和60.8%,超重组和肥胖组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高血压者感染率为61.4%,血糖异常者为61.0%,脂肪肝为59.7%,代谢综合征为61.7%,均高于非患者(P均<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吸烟、饮酒、超重、肥胖和高血压均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膳食营养状况分析,Hp感染组研究对象能量平均摄入水平为1980.14kcal/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1822.57kcal/d(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研究对象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253.81g/d和287.51g/d(P<0.05),脂肪摄入量分别为62.50g/d和59.69g/d(P<0.05);感染组人群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抗坏血酸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84mg/d、0.96 mg/d、11.12 mg/d和72.98mg/d,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钾和钙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588.28mg/d和320.17mg/d,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食物摄入情况分析显示,感染组研究对象蔬菜类和水果类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87.30g/d和90.41g/d,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非感染组DDS评分为7.58分,显著高于感染组(6.65分)(P<0.05)。蔓越莓果汁干预结果显示,蔓越莓果汁补充干预14天后,A、B、C三组Hp感染人群的转阴率分别为17.7%、16.1%和22.6%,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28天后,A、B、C三个组的转阴率分别为20.5%、16.2%和24.0%,三个组之间的转阴率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干预前后Hp转阴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Hp定植密度分析显示,干预前A、B、C三组Hp定植密度分别为13.35、13.05和16.00,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蔓越莓补充干预28天后分别为11.40、12.00和11.20,三组间仍无显著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干预前后Hp定植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滨州地区Hp呈高感染状态,与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以及高血压等相关;其中Hp感染者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摄入量较高,蔬菜水果摄入量较低,膳食结构单一。短时间内蔓越莓果汁补充对Hp感染的转阴率未见显著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