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各种交际,具备在不同的交际场合、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话题,能够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与表达方式的能力。反问句是在汉语口语中使用广泛的一种假性疑问句句式。由于反问句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受到语法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同时,反问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项目之一,在对外汉语领域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不少学者将对本体的研究加以批判并有选择地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特别针对口语体反问句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对语料中不同类型的口语体反问句句法的梳理,结合口语教材中出现的反问句的句法语用特征,对口语体反问句在日常对话中如何作为交际策略使用进行探讨,并针对口语教材中反问句项目及反问句的口语教学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就反问句的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反问句的研究及对口语体反问句的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本文第二章借助学术界对反问句的分类原则将语料中的反问句进行分类,分为特指类、是非类、选择类和正反类,以及其他类。文章分别对前四大类口语体反问句的句法结构及其常用语义进行分析和总结,特别分析了例如“哪儿跟哪儿啊”、“哪里的话”等口语中常出现的习用化反问句。同时对比了不同类型口语体反问句的反诘程度,发现否定成分、情态成分及如“可”、“就”、“难道”等能够增强反诘语气作用的副词可以影响反问句的反诘程度。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归纳并分析了口语体反问句的语用功能,从对话双方的地位、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口语体反问句对积极情绪的顺应和对消极情绪的顺应,并对汉语语境下的口语体反问句的使用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其使用表现了汉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追求和谐、谦虚内敛、温文尔雅的行为哲学。结合并对比前文对口语体反问句本体的研究,文章在第四章考察了两部教学大纲中对反问句的教学要求以及一套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反问句的示例、讲解及练习,本文认为教材中选用的反问句的难度要高于大纲中规定的难度,且教材中对于反问句的语用功能的描述还有待充实。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教材中关于反问句的示例及练习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第五章是论文的总结性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