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颅颌面影像计算机自动识别定点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是口腔正畸学、正颌外科学等学科对牙颌、颅面畸形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手段。1931年,Broadbent首先提出了将定位X线头颅照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口腔正畸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此后,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技术逐步发展且日趋成熟。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人工进行测量分析:人工画出颅颌面轮廓线,确定标志点,然后使用直尺、量角器等测量这些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及点与点连线的角度。第二: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人工画出颅面轮廓线,确定标志点,而后通过图形数字化仪将标志点坐标值输入计算机内;或者,X线片经过扫描仪将图象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并显示于屏幕,使用鼠标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上述两种方式均为人工定点,随后,在计算机内进行测量分析。此外,计算机还可连接一些线段构成颅颌面轮廓线,还可移动组织图象,模拟矫治后的效果、生长发育的结果以及进行手术预测等。 虽然,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技术逐步发展且日趋成熟,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当今的测量分析技术也有其不完善性。目前的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X线片行人工定点并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测量分析。过程复杂且测量精度较差,测量误差随个人定点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线颅颌面影像分析的科学性。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减少定点误差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方式为:①通过计算机的图象增强技术提高各标志点的清晰度,使人工识别较为容易,从而提高人工定点的准确性;②计算机自动识别标志点:但是,计算机自动识别标志点的准确性,特别是识别率还未能超过人工定点,对于结构复杂的、较难辨认的标志点更是如此。因此,达到减少定点误差还有相当的距离;③颅颌面三维CT技术:优点为精确的立体颅颌面结构测量,缺点为价格昂贵且使受检者摄入X线较多,因而限制了此技术的应用。因此,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FQ-RT-PCR检测EMP mRNA的方法学建立和评价目的: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幼红巨噬细胞黏附蛋白(EMP)mRNA的方法并对方法学
新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已初具雏形,建成特点鲜明的校内外四级联赛体系。竞赛组织处于体育、教育部门“双轨制”主导局面。竞赛目标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演化为“夯实中国足球
背景: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联合视放射神经导航可能会安全的切除累及视放射的颅内病变。目的:探讨是否iMRI联合视放射神经导航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视野。
研究背景周围型动脉闭塞症(PAOD)是指多种原因导致周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PAO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腹主动脉、下肢动脉、
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探究如何健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消弭青少年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教育事业中的落差,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
第一部分 低频超声辐照抑制裸鼠移植乳腺癌的参数选择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辐照治疗裸鼠移植乳腺癌较适宜的超声参数组合。方法:用细胞移植的方法构建裸鼠移植乳腺癌模型,30只荷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前列腺激光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前列腺激光术治疗的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通过对PACG、POAG、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明确PACG、POAG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在2009.12-2011.11期间,共筛出在复旦大学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