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但是当下乡土文化式微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所在。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民族文化之源、是民族文化的子集与支流。而教育的神圣使命之一就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正如学者邓和平所言“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但是当下乡土文化式微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所在。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民族文化之源、是民族文化的子集与支流。而教育的神圣使命之一就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正如学者邓和平所言“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乡土教育是保持族群记忆、延续族群文化和维持种群繁衍的根本途径。”因此大家积极呼吁对乡土文化实行保护性传承。
通过对文献综述的梳理发现,以往对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多是聚焦于乡土教育的宏观概述,很少把乡土教育落实到课程上去研究。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与乡土文化传承进行有效联结,这就为本研究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本研究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探索推进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建构,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以兴国县实验小学山歌文化传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传承兴国山歌文化的有效路径和传承效果。通过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是传承乡土文化的有效路径;系统化的乡土文化选择与组织是校本课程开发传承乡土文化成功的重要前提;科学严谨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是实现乡土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校本课程开发传承乡土文化的成功是多因素、多主体共同实现的结果等。并由此引发出对文化传承、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功能以及乡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和革新。作文教学是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新课改在语境中,老师应更多地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教学,如写作文学教学方法上,还认为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写作技能、写作能力、文学材料的认识知觉训练与综合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化交流和表达能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层面,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语文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往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
摘要:数学是研究空间数量与组成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字”和“形式”是相对的、统一的、互补的。数量和形式相结合的想法意味着抽象的定量关系和直观的空间形式的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常见的例子来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研究 小学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期,在这一阶段,特别要注意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当中。在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型学科,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通过激发、启蒙、促进、研究四个方面的推进,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度的学习,从而获得更高的课堂成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深度学习;高效课堂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落实单元教学设计。本篇文章介绍了学科“大概念”的含义及其作用,从目标具体化、活动情景化、教学评价多样化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落实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落实好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思想与现在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针对目前的发展需求,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及时转变,选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对学生的思维与合作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在当今社会中不断普及,教学领域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研究相关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思路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环境,学生也可以在崭新的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也能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积极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自身的授课环境,积极运用合作教学的理念激发所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的研究相关课程的意义,为学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逐渐发生全新的变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重视人力资源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背景建设。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格尊严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对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定位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进行高中生职业设计指导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对高中学生职业生涯的规范教学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高中;职业规划;指导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领域,对高中生教育目标进行战略性调
摘要:应新时代的发展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越来越注重“教学育人”这一重点。小学阶段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多偏向于品德的培养与灌输。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不再仅仅于高分数,德育变成了一个极度关注的话题,这也使对老师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策略、有效率、有技巧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打好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优良品德。 关键词:阅读兴趣;实
教师公正是公正的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重要职业道德准则,是教师德性和行为的彰显。教师公正由于特殊的伦理价值与特性,其存在具有现实必要性,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从前人的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探究教师公正的意义和理论支撑,再采取观察法和网络搜索相关事实案例,归纳现实中的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实现教师公正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师生关系维度的教师公正关乎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公正,至少包括形式和实质两个范畴的内涵,形式的公正是是指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人格上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