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玻璃管纳米孔的单细胞传感研究

来源 :胡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孔传感检测作为一类新兴电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高选择性等优点,近二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常用的纳米孔主要分为三种:生物纳米孔、固态纳米孔和杂化纳米孔。其中,固态纳米孔作为人工纳米孔道具有诸多优点,如,机械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良好的热稳定性、可自由调节的孔径以及可以通过对孔道内壁的修饰扩大其检测范围。玻璃纳米孔作为固态纳米孔的一种,除了具有上述优势之外,还因其具有长而微小的尖端、可在不损伤细胞的情况下进行实时原位细胞内物质的检测。玻璃纳米孔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亚细胞级的灵敏检测,实现单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及细胞异质性研究。由于细胞内物质的含量通常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为深入了解细胞代谢并检测细胞内的动态生化反应,开发低破坏性、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纳米孔单细胞研究平台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玻璃纳米管对于细胞检测的优势,利用玻璃纳米孔的离子电流整流效应,借助功能化纳米孔检测目标物后内表面电荷和空间位阻变化对整流的影响,系统探究了单细胞内重要生化分子和离子在不同细胞状态、不同细胞种类下的含量及其应激响应和变化,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我们主要开发了三个方法,分别将玻璃纳米孔应用于单细胞内谷胱甘肽、铜离子和硫化氢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水平维持着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因此细胞内GSH的检测对于了解许多病理过程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胱胺功能化玻璃纳米孔(cG-nanopore),通过胱胺的氨基与粘附在玻璃纳米孔内壁上的聚多巴胺层之间发生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将胱胺固定在纳米孔内表面上。细胞内的谷胱甘肽通过扩散移动到尖端传感区域,通过裂解胱胺的二硫键,将内壁上的氨基转变为巯基,在改性纳米孔的残留表面诱导负电荷增加,从而在电流-电压(Ⅰ-V)曲线上产生灵敏的信号响应。功能化纳米孔传感平台对GSH浓度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并且对细胞中的干扰物质也具有高选择性。我们应用该传感平台进一步量化检测了孵育了阿霉素的单个HeLa和H8细胞中GSH的含量水平及细胞差异,并分析了早期凋亡过程中不同细胞(癌细胞与健康细胞)GSH含量的变化。(2)铜离子(Cu2+/Cu+)作为细胞中常见的氧化还原金属离子对,经常在氧化(Cu2+)和还原(Cu+)状态之间转换。由于它们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监测细胞内铜离子的含量变化有助于了解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平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将具有硫醇端基的单链DNA(具有炔烃端基)通过Au-S键连接到金膜修饰的玻璃纳米孔内表面(G-nanopore)上,成功使纳米孔炔基官能化。我们使用炔烃端单链DNA(ssDNA)功能化的传感平台(AG-nanopore)来检测细胞中的铜离子(Cu2+和Cu+)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在存在Cu2+和AA或Cu+的情况下,通过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1,3-环加成(CuAAC)点击反应,引入另一个具有叠氮基团的单链DNA与功能化纳米孔上的炔烃基团连接,从而导致功能化纳米孔整流行为的改变。功能化纳米孔整流比的变化与细胞内铜离子浓度有良好的响应关系,该传感平台被进一步应用于探究不同细胞胞内氧化应激与Cu2+/Cu+比值的变化关系。(3)H2S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驱动多种类型的生物反应。细胞内H2S的浓度异常,常与多种疾病有关。监测细胞内H2S的浓度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在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从H2S的角度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策略。我们使用88 nm的裸玻璃纳米孔,先经过硅烷化试剂APTMS的修饰使纳米孔内表面固定氨基而带有正电荷。接着通过酰胺化反应将4-叠氮苯甲酸连接到内壁上,从而使内壁带有叠氮基。我们将叠氮功能化的纳米孔应用于单细胞内H2S的检测。选择三种细胞:HeLa细胞、MCF-7细胞和HL7702细胞作为功能化纳米管检测的对象。通过检测前后功能化纳米管的整流比的变化定量细胞内H2S的含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养殖生产能力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是合理规划养殖活动的基础,与海湾等海域相同,开阔海域养殖容量依然受到环境限制,需要科学评估。本文基于高分辨率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和虾夷扇贝个体生长模型构建了虾夷扇贝养殖生态系统模型。在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了开阔海域——黄海北部长海海域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生长能力的时空差异及其原因,探寻了预测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生长年际变化的指示因子,并评估了虾夷扇贝的养
世界范围内对于K、B、Li矿产资源均极为重视,我国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更是日益旺盛,资源开采规模和供给保障程度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先进工业和清洁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自有的K、B、Li原矿以卤水型为主,可利用资源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其卤水资源在区位开发条件、品位和储量潜力方面均具有极大优势,是我国K、B、Li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无论盐湖的沉积,还是卤水中矿种资源的富集,柴达木盆地在我国乃至
非编码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不会被翻译成蛋白质但是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非编码RNA参与翻译、RNA剪接、DNA复制、细胞周期的基因调控等细胞内过程,并且与很多疾病相关,例如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然而,对于非编码RNA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未知。因此对于非编码RNA及其相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裂殖酵母蛋白质Mei2特异性结合
大脑是哺乳动物机体的控制中心,在动物的生理活动、机体反应、学习记忆和高级思维认知等方面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1]。大脑皮层是哺乳动物大脑中特化的一个高度复杂又精密有序的结构。在发育过程中,由大脑中多种细胞共同协调,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结构庞大的神经网络。与低等的啮齿类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出现了较为复杂的脑沟回,进而增加了整个皮层的表面积。在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进化过程中,新皮层的扩展和折叠与人类智力发育
港口是供应链物流中的关键一环,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依赖港口的正常运转。然而,近些年极端天气、新冠疫情大流行、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为港口的经营管理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对港口的运营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港口服务效率通常采用港口本身的数据进行评判,如采用DEA模型,选取泊位、堆场面积、桥吊数量以及集装箱吞吐量等数据作为投入-产出数据进行评价,来衡量港口资源的配置效率。港口资源充分利用则意味着港
在电气化铁路中,列车通过安装在车顶的受电弓与弓网的接触线实现电能传输,驱动列车前行。我国普遍采用工频27.5 k V高电压单相交流供电制式,接触线上电流大小取决于线路的坡度和列车负载等工况,其值从几百安培至上千安培。接触线上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和电磁脉冲;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不平顺、过分相点、接触线结冰及沙尘污染等原因,导致受电弓与接触线瞬间分离并产生弓网电弧;列车静止时
学位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融合,技术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并引起人类的恐惧反应,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恐惧。技术恐惧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但是当前研究对技术恐惧产生的根源和规律分析较少,技术恐惧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对技术恐惧的溯源和演变分析,深入研究技术恐惧带给技术和人类的积极价值,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技术恐惧价值理论体系,为技术治理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城市设计理念挑战了20世纪上半叶主流的技术理性主导的现代规划理论。本文基于亚氏设计思想的综合著作《城市设计新理论》,同时结合其他主要著作探讨其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在20世纪中后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后现代转向的历史语境中分析亚氏空间文脉理论的开创性和独特性。尽管对设计能动性的强调过高,但亚历山大系统化地探索良好空间中存在的“客观性”,认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实体,还应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