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达到节约草菇生产原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杏鲍菇菌糠添加对草菇菌丝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栽培草菇的杏鲍菇菌糠相对适宜添加浓度;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菌糠栽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各自适宜的施用浓度范围。同时研究了菌糠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不同辅料的添加对草菇产量的影响。希望通过本试验研究,为如何提高菌糠栽培草菇的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既能合理利用菌糠的营养成分,又能降低草菇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菇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杏鲍菇菌糠浓度可以促进草菇菌丝生长试验研究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杏鲍菇菌糠可以用来栽培草菇,且不同杏鲍菇菌糠处理浓度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本试验结果得出,处理C与CK及处理D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浓度杏鲍菇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草菇菌丝的生长影响不同,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废料培养基对草菇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加。当培养基中菌糠添加量达到60g/L时,对草菇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当培养基中菌糠添加量达到80g/L时,对草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菌糠浓度较高时抑制草菇菌丝的生长,可能是菌糠内含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草菇菌丝的生长抑制起主导作用。2.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菌糠栽培草菇菌丝生长三十烷醇使用浓度在0.1~1.5mg/L范围内促进草菇菌丝的生长效果显著,菌丝形态浓密、洁白、粗壮;当三十烷醇使用浓度为4.0mg/L时,对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菌糠栽培草菇时,适当添加三十烷醇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三十烷醇的使用浓度范围是0.1~1.5mg/L。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mg/L、5mg/L、10mg/L、15mg/L时,对草菇菌丝的生长促进效果显著,菌丝形态浓密、洁白、粗壮;当赤霉素使用浓度为30mg/L和40mg/L时,对草菇菌丝生长和长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菌糠栽培草菇时,适当添加赤霉素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赤霉素的使用浓度范围是1~15mg/L。3.不同浓度杏鲍菇菌糠添加对草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不同不同处理配方的培养基上,草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产量表现均不同。综合菌柄长度、菌柄粗以及菌盖直径外观形态指标,处理2和处理3较好。在草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生物学效率既优于用纯稻草,也比用纯菌糠高。草菇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以处理2和处理3最高,生物转化率分别高达35.7%、26.8%。菌糠的利用比用纯稻草节约了12.63%~62.11%。实验结果表明,菌糠的养分高于纯稻草,菌糠的利用有助于草菇生长发育,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4.晒干处理的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优于发酵处理的草菇产量两种不同的菌糠处理方法和不同主要辅料添加量对草菇产量的影响不同,用晒干处理的菌糠栽培草菇产量明显优于发酵处理的草菇产量,两处理总产量分别是7866(g/42kg菌糠)和7003(g/42kg菌糠),产量相差863(g/42kg菌糠)。不同处理各辅料配方草菇的总产量与对照相比,均高于对照,因此用菌糠作为主料栽培草菇时,添加适量辅料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可以明显提高菌糠栽培草菇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