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形象在绘画作品中一直具有社会审美功能,早在远古时代的人们就用最质朴的艺术语言去表达对女性的敬慕之情,此后,在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和社会视角来表达不同的女性之美,延续着这个表达“女性美”的永恒艺术主题。女性形象的艺术表达说明了女性作为一种“被欣赏”者,是一种艺术的传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时期,文化达到了空前繁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化、科学焕发生机的时代,也是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强大支撑。在这两个时代中,都涌现出了众多伟大的画家和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中西方文明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的女性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仕女画形象的审美虽然还是深受男性话语权的影响,但在整个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也是大胆开放的特例,仕女画已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女性形象,也基本上摆脱了中世纪神权的束缚,改变了一贯女性僵硬肃穆的形象,变得优美可亲,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自由与活力。周昉与波提切利是这两个时代展现女性美的伟大而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在中西方绘画史上,他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各具时代与民族的审美,是中西方女性之美的典型。研究女性在他们绘画中的形象,主要从审美语境、审美趋向以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表现和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典范再现来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艺术中女性的形象来进一步探析形成异同的中西文化思想的传承以及美学意识的差异。在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的表达,在绘画中“气韵生动”为首要,西方传统艺术注重写实的真实表现,在绘画中注重对于现实的刻画,理性而科学。女性之美在中西方绘画中的不同体现代表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以及中西方画家对于艺术的不同追求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的源泉。两种不同的中西女性之美不但是画家自身感情的展现,而且是中西方的美学和哲学所决定的。两种女性之美的表现一个端庄一个浪漫,都是无可争议的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