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唐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果实成分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物种通常比栽培品种蕴含着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是育种工作中宝贵的资源。唐棣(Amelanchier sinica)又名枎栘、红栒子,为蔷薇科(Rosaceae)唐棣属(Amelanchier)小乔木,高3~15 m,总状花序,花繁密,白色。生长于海拔1 000~2 000 m的山坡、灌木丛中,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湖北、四川等地。果实营养丰富,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园林绿化树种。但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被开发利用,对其遗传多样性和果实成分分析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DNA-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地区分布的6个野生唐棣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同时测定果实成分以及优化唐棣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并测定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从分子水平揭示陕西野生唐棣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为研究唐棣的起源及演化奠定基础,并为陕西地区野生唐棣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7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6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2.86%,观测等位基因(Na)为1.159,有效等位基因(Ne)为1.073,Nei’s基因多样性为0.04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069。(2)6个陕西野生唐棣居群分成2大支,秦岭南北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且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唐棣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63%),居群间遗传变异为37%。陕西唐棣居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3)唐棣果实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必需基本营养物质外,还富含Ca、K、Na、Mg、Zn等微量元素。其中,钙、钾、镁含量尤其高,分别为3166.55 mg·kg-1、4259.07mg·kg-1和627.18 mg·kg-1。(4)唐棣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g·mL-1)、超声功率350 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唐棣果中黄酮类化合物对ABTS·、DPPH·和·OH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其他文献
会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经济鱼类最负盛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因其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产量高等特点常被放养于池塘、湖泊、水库中,在我国淡水养殖中
分子印迹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吸附方法,因其具备独特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在诸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小米、豆类、奶制品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含量0.2%)的食物中,海洋中也存在微量的色氨酸。色氨酸对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治疗失眠、抑郁症、糙皮病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获取色氨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本体聚合的合成方法,以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Fmo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