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观察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我院眼科门诊青少年近视患者240例。根据年龄分:7-12岁组和13-18岁组,每一年龄组根据屈光度高低分:低度近视组(-1.00D~-3.00D)和中度近视组(-3.25D~-6.00D)。同年龄组同屈光度组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同一品牌的角膜塑形镜矫正,对照组给予同一品牌框架眼镜矫正。观察实验组戴镜前与戴镜1年后角膜上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的变化。观察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天、1周、1月、3月、6月、1年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戴镜前与戴镜后一年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  结果:实验组(1)角膜情况:未发现由于角膜感染导致混浊、溃疡、穿孔及白斑等严重并发症;(2)裸眼视力:戴镜后均较戴镜前上升(P<0.05),1周后趋于稳定;(3)屈光度:戴镜后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1周后趋于稳定;(4)角膜曲率:戴镜后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1周后趋于稳定;(5)角膜内皮细胞: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TBUT: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Schirmer: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屈光度: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眼轴: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屈光度: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眼轴: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1)屈光度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眼轴长度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通过科学验配,配戴高透氧材料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控制眼轴增长,不同年龄段低、中度近视患者有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上可加以宣传和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TAT3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在U251细胞中导入SiRNA-STAT3后STAT3以及与STAT3相关的P53、P21、Cyclin A、Cyclin E的表达趋势和细胞的生长情况,进一步探讨ST
目的:根据人类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相关的易感基因。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
大麦发芽率决定着种子及啤酒原料利用价值的高低。要准确测定大麦芽率,必须充分满足大麦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同时还要注意贮藏条件。大麦发芽率是指麦粒在5天内能达到的发芽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