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健康,而卫生监督有着保障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作用。但当前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总体上落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在医疗卫生服务和监管方面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医疗卫生监督研究,以更好地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医疗卫生监督的研究成果,立足依法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均衡配置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了解广州市S区医疗机构及其运行,医疗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医疗卫生监督的内容、依据、流程、队伍建设、物资配置和信息化建设情况;通过对2013-2015年间广州市S区330家医疗机构在S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监督工作日志,关于医疗卫生监督的88宗行政处罚案件宗卷、353宗投诉举报档案资料以及卫生监督意见书等相关执法文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有关人员谈话,了解S区医疗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措施、工作机制、日常监督工作以及工作效果等情况。研究发现,S区医疗卫生监督存在监督员配置严重不足,监督物资短缺,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监督队伍素质不高,监督工作不到位和处罚力度不够几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S区医疗卫生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权威性,深究其原因,在于人员配置与监督任务不适应,监督投入与监督任务不适应,监督水平与监督任务不适应,监督角色和职权定位不明确,监督法规建设与监督任务不适应,卫生监督存在行政干预。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通过适应形势科学配置卫生监督员、创新形式加强培训两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监督队伍;二是加大投入完善监督物资配置;三是配备专业人员加强信息化建设;四是通过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基层网络两方面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并且理顺职能权限;五是通过聚焦薄弱环节实行分类管理、注重宣传引导提高安全就医意识以及加强基础研究强化信息利用,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监督效能;最后是从基层角度为国家完善立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