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激光烧结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烧结作为增材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因其独特的分层叠加制造原理以及原材料选择广泛的优点正逐渐向新的应用领域扩展。为了使该技术更具有竞争力,在新的应用领域能够成为强有力的候选者,同时顺应全球范围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型发展要求,降低材料成本,开发新的用于激光烧结技术的原材料势在必行。本论文以降低尼龙12激光烧结加工成本、能量消耗及环境影响为出发点,研究开发一种用于激光烧结技术的新型的具有低成本、低碳环保、高效节能、高成形精度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的可持续型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使得激光烧结可制造石质艺术装饰品。该材料由已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尼龙12作为基体,以天然石灰石作为无机填料,共混制得。通过材料设计方法,首先对比材料的相关物理性质,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粉末内涵能仅为尼龙12的0.6%,热传导系数约为尼龙12的10倍左右,加之天然石灰石价格便宜,且加工过程CO2排放为0.0147~0.0163 kg/kg与尼龙12相差102个数量级,进而论证将石灰石作为结构材料与尼龙12共混制得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以满足降低尼龙12激光烧结加工成本及能量消耗,并且减少环境影响的可行性。随后采用单层烧结的实验方法对于不同混合比例的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烧结可行性实验研究,以高效快捷的方式确定石灰石填料的最大混合体积比,以期最大程度降低原材料成本,减少能量消耗及CO:排放量。初步研究粉床温度对于激光功率选择及烧结区域变形的影响,同时对该混合比例的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并通过DSC及热传导系数测试,研究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过程及热传导系数变化规律,研究石灰石的加入对整个材料体系的结晶温度以及热传导系数的影响规律,为后文研究尼龙12/石灰石烧结件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增材制造完全区别于传统制造,因此制造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机械设计理念的变革,催生了新的面向增材制造的设计方法。探讨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优势,并基于该方法进行具有复杂结构、薄壁、微孔、小配合间隙以及丰富细节的模型设计,以此检验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用于激光烧结的成形性能。通过实验设计方法,选取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预热温度3个主要加工工艺参数进行2水平3因素实验设计,确定影响成形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可用于后续研究能量输入对于制件性能影响的数值选择区间。随后进行艺术展示模型和性能测试件的激光烧结加工。通过机械性能测试研究加工工艺对于制件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变化曲线。研究尼龙12/石灰石烧结件机械性能达到最佳时的工艺参数。同时尼龙12/石灰石烧结件平均拉伸强度达到了固体石灰石的最低拉伸强度,高于WPC及RPC制件拉伸强度。通过尺寸测量,对比研究制件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成形精度均优于纯尼龙12。分析探讨石灰石对于尼龙12基体成形性能的影响,理论上石灰石填料对于尼龙12的增强方式为无取向增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石灰石与尼龙12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激光烧结结合机理,同时结合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烧结前后的红外光谱对比以及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分析,研究确定了石灰石与尼龙12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及界面结合机理主要为机械互锁的结合形式。通过对尼龙12/石灰石烧结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及粉床温度对于制件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从微观的角度验证该工艺参数对于制件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石灰石含量对于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的影响。随着石灰石含量的不断增加,高导热系数的石灰石小颗粒越来越多地替换了尼龙12颗粒间的低导热系数空气,同时增加了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使得整个材料体系热传导性能逐渐上升。研究了石灰石含量对于尼龙12/石灰石烧结件密度及外观颜色的影响规律。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石灰石含量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的制件进行微观形貌表征,研究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从而以微观的角度解释激光功率及石灰石含量对于制件机械性能的影响。最后,定量分析激光烧结可持续型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及纯尼龙12粉末能量消耗、CO2排放及成本,突显可持续型尼龙12/石灰石复合材料作为激光烧结技术原材料的优势。
其他文献
<正>护理是一门兼有科学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它具有的人文性可以帮助人们寻找自身的生命价值,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修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解人性需求提供了深刻的指导[1]。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7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最多见,其次为癌性、肝性及心源性等.结论胸腔积液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及不同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因脑卒中住院,病情稳定后行康复治疗,在住院期间跌倒的患者52例,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造影剂外渗形成的原因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大血管闭塞经支架取栓后责任血管成功再通病人40例,分为无造影剂外渗组、渗出型造
简要回顾了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意义。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探讨了非饱和土理论在渠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论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及其简化
随着仿生学的蓬勃发展和3D打印技术的出现,颗粒和纤维增强非均质材料所具有的优异力学和摩擦学特性在多个尺度上得到表征,并受到力学、材料学和摩擦学等领域学者的进一步关注
针对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指出地下水勘查评价中需要体视化技术,对当前国内外地下水体视化软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分析了体视化技术在地下水勘查和
介孔结构在拥有纳米结构单元的同时还具有传质通道,因而在催化、传感、分离、吸附、电化学器件、药物载运和控释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气溶胶喷雾辅助的自组装法(AASA)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