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能过剩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制造业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是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难点。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有效去产能,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能过剩问题所涉及的产业从纺织业、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逐渐开始向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扩散,过剩的程度逐渐加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大。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作为主要的研究问题,通过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借鉴发达国家治理产能过剩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政策制定者探寻我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选取了中国制造业27个两位数行业2003-2014年间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法(DEA)对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通过测算结果分析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总体情况,并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产能利用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从政府、行业、市场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入手,分别建立影响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的经济模型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就政府层面而言,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对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在行业层面,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尽管对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仍然会降低产能利用率,国有经济比重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也是负向的;就市场因素来说,行业集中度越高,市场开放程度越强,产能利用率也越高。本文最后通过对美国、日本产能过剩问题的比较研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从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完善市场价格机制、规范产能退出机制、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加强创新等方面着手,解决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