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网络用户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跨平台迁移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的普遍性形成了社交网络用户的跨平台迁移现象。微博、微信之间的用户迁移较为鲜明,微博近年来用户数量下滑明显,微信近年来用户数量增长较快。问卷形式的定量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现象存在并且其迁移路径为“大规模用户从微博迁移到微信”与“部分用户向微博回潮,产生较强的“复用意愿”。半结构化访谈的定性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的影响因素,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来看,主要有社交需要的满足、情感归属的满足、信息需要的满足、隐私保护的满足。其中,社交需要的满足主要表现为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情感归属的满足则主要表现为强关系社交的吸引力,而信息需要的满足证实了弱关系社交的必需性,隐私保护的满足体现为用户行为模式设计的区别。这些需要的“使用与满足”成为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成为新兴社交网络平台的创新发展方向。展望社交网络用户迁移现象的衍化趋势,迁移现象将会具备个体迁移常态化、迁移现象规模化的普遍性趋势;新平台吸引迁移、旧平台吸引回潮的周期性趋势;平台创新重个性化、用户流量去中心化的分散性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及意义,并提出从四个方
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和居民财富不断增加,近年来,私人对资产的社会管理需要日益增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介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相关民商法建设则存在滞后现象,使各方主体维护正当权益面临较大困扰。本文首先从电子商务流程角度出发,对现行民商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讨电子商务发
微信从产生不到六年的时间,却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新闻传播、教育方式革新等方方面面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产生了大量的会话文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非接触式、远程化作案等一系列特点,跨境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