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及归因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1998年正式建立蹦床队开始到现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技术训练水平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心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归因的研究目前我国还为数不多,故本课题主要对蹦床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归因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了解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特征,验证我国蹦床运动员成就目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运动中成就目标与归因的关系;探讨优秀蹦床运动员成就目标的适宜范围;探索蹦床运动员归因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以期为我国的蹦床运动项目的心理选材及其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实证性材料。 研究表明:1.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是: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2.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3.失败情境下的蹦床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内外源维度得分在任务定向高低间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成功情境下归因的稳定性维度得分在自我定向高低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蹦床运动员的性别与任务定向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运动等级、文化程度与任务定向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运动等级与自我定向均不具有显著水平。5.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式是直接的,而归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运动成绩。即归因、成就目标和运动成绩之间是一种复杂的交互关系,故成就目标可以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理念指导高职教育不断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进步、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大力发展高等
竞技能力表现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展示与发挥,或称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诸多方面存在其特殊性,无论是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面向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由于体育院校的专业特点,使得
2015年第12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夺世界杯冠军。参加此次比赛的中国女排组建时间不长,平均年龄较小,很多技战术配合尚在磨合中,但进步很快,一次大赛给人一个惊喜,国人对
俄罗斯作为我国传统的汽车出口市场,也是欧亚经济联盟中汽车产业基础最好、市场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俄罗斯依然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目标市场之一.本
期刊
教科书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并组织而成的教学材料。新式女子教科书出现于清末,是专门供女学生学习的材料。教科书的文化语境是指教科书所构建的一个宏观的社会
体育中考不仅要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及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更重要是实现它的最终目的,通过体育考试实现以考促练、以考促健,形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本研究运用文献
随着资讯信息技术突破性的发展,网络教育中的教学品质与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互动式学习”比“无信息技术辅助的互动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