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1998年正式建立蹦床队开始到现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技术训练水平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心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归因的研究目前我国还为数不多,故本课题主要对蹦床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归因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了解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特征,验证我国蹦床运动员成就目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运动中成就目标与归因的关系;探讨优秀蹦床运动员成就目标的适宜范围;探索蹦床运动员归因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以期为我国的蹦床运动项目的心理选材及其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实证性材料。 研究表明:1.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是: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2.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3.失败情境下的蹦床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内外源维度得分在任务定向高低间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成功情境下归因的稳定性维度得分在自我定向高低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蹦床运动员的性别与任务定向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运动等级、文化程度与任务定向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运动等级与自我定向均不具有显著水平。5.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式是直接的,而归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运动成绩。即归因、成就目标和运动成绩之间是一种复杂的交互关系,故成就目标可以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