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洋保护区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类对南极的探索逐步深入,特别是加大了对南大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对南极磷虾和犬牙鱼的商业捕捞。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甚至IUU捕捞,南极海域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面对这一挑战,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根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等公约,通过了一系列养护措施,建立了南极海洋保护区。这是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新发展。南极海洋保护区是公海保护区网络建设的重要部分,并涉及南极国际治理和中国的南极利益,目前国内对此关注不多,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保护区的定义和功能,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洋保护区实践对南极海域的借鉴意义;然后,针对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实质即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从全球视野和区域角度分别进行国际法分析;再结合法律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南极已建立的两个海洋保护区以及总体框架规定;随后,在国际和南极的背景下,对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前景予以展望。由于国际社会的环境意识、合作意识的增强,加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南大洋将会有更多的海洋保护区得到建立。中国是CCAMLR的重要一员,在南极海洋保护区发展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将全球环境利益和自身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文件逐步取代了最初模拟文件。但是由于数字编辑软件的普遍存在,数字数据的真实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一些数字文件作为证据在法庭上出现时,很多人都会担心它们经过篡改,这也侧面描绘出数字文件的真实性已经普遍引起了人们的疑虑。本文提出一个图像认证系统,同时改善了DCT量化图像认证方案的检测问题。改善后的方案会有效的解决检测问题,在降低误检测率上也是卓有成效的。经实验证明,改善的图像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文献资源的关系,根据馆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对中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状况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其基本道德认知、职业道德观念、就业取向及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职生职业道德状况,以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我国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框架,在我国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处起步阶段。国内外以社会资本分析公共政策,主要从信任、公民参与网络以及规范三方面来论述。
研究储层裂缝特征并弄清裂缝形成机理,对于明确储层类型和性质、开展裂缝分布预测、优化井位部署及明确裂缝对气藏开发的影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龙门山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