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肾间质疾病比肾小球疾病更易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在肾脏微循环的血管造影发现,在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区域,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数量和容积明显受到损害,致使肾间质血流量减少,肾血流供应不足。我们认为,作为CIN的发病机理,肾脏微血管病,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表达增强是重要因素。 对CIN目前尚无统一的切实有效的治疗办法。为了研究CIN的治疗途径,探讨应用扩血管药物对改善肾脏微循环的价值,本文选择了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一个疗程后,测定其用药前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6-酮-前列腺素1α/血栓素B2(6-k-PGF1α/TXB2),血尿素氮(BUN),肌酐(Cr)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肾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以探讨PGE1在减轻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61±5.37岁。慢性肾盂肾炎12例,止痛药肾病11例,马兜铃肾病7例。病程为2年~6年,除外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者。 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FGF对照组6例,为肾肿瘤进行肾切除后的远离肿瘤部分,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肾组织。 所有患者均常规应用PGE;100明,加人10%葡萄糖或等量生理盐水250Inl中缓慢静滴,约30-40滴/分,在3-4小时滴完,每天一次,10叫4天为一疗程。疗程开始前及结束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中 Aug 11在一k-PGF;/ TXB。的水平。 免疫组化SP法标记肾组织bFGF,应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FGF阳性表达部分的平均灰度值,平均光密度值,及其与整个视野面积的比值。 结 果 二.应用 nca;治疗后,患者血中 xng 1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h-PGFh明显升高,hB。明显降低,6-k-PGFh/IXB。明显升高,血 BUN人r显著降低。 2.CIN患者肾组织中bFG。表达明显增强,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及间质纤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对照组肾组织bFGF仅在同质纤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少量表达,CIN中bFGF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表达面积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3.血中 Aug 11水平与肾功能 BUN人r之间正相关,r=0.640,P<0.01。血中Aug 11水平与肾间质bFGF表达正相关,r。0.723,P<0.of。 讨 论 间质性肾炎是仅次于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疾病,据国内外统计,约10-25%的急性肾功不全和20-40%的慢性肾功不全系由本病所致,CIN是肾小球硬化的重要病因,其主要病理表现为间质纤 ·2· 维化,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退行性变。致使肾间质血流量 减少,肾血流供应不足,肾脏人球小动脉内血流量减少,血管内压 力下降,以致达致密斑的 xa”量也相应减少,激活了人球小动脉牵 张感受器和致密斑感受器,使肾素释放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RAS)被激活,产生大量血管紧张素 11(Aug 11人所以 CIN患者 血中 xng 11明显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血中 &ng血水平与肾功能 呈正相关,提示过多的 Angll可能通过直接缩血管作用,加重肾脏 缺血,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在正常肾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FGF)只在肾间 质单核细胞,纤维细胞中少量表达,而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阴性。在 CIN患者间质单核细胞,纤维细胞bFGF表达明显增强,小管上皮 细胞胞浆中可见大量棕黄色阳性颗粒,提示在CIN患者中,可能 由于间质产生大量 Aug 11,而肾小管与间质在结构上紧密连接,在 大量 Aug 11的长期反复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产 生和分泌大量bFGF,使肾间质长莱t于高bFGF的环境中,导致 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最终引起肾间。贡纤维化。 前列腺素E;汀GE;)具有增加肾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 血栓素的生成,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单个 核细胞的浸润等作用。 本文 30例 CIN患者应用 PGE;治疗一个疗程后,血中 Aug 11 明显降低,血中血栓素 B/ TXB*水平下降,6一酮一前列腺素 la (6-k-PGFl。)水平上升,6-k-PGF;。/TXB。值增高,说明 PGEl 能够改善肾脏血液供应,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脏纤维化。 结 论 1.CIN患者血中 Aug 11增高,6-k-PGFI a/ hB。降低。 、2.应用 PGEl治疗后,Aug 11降低,6-k-nGFl。, xs。增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