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部分/保留残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112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部分损伤的诊断和关节镜下保留未损伤束及损伤束残端及滑膜的前交叉韧带部分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的患者76例。结合病史、体征、MRI检查及关节镜下探查,发现ACL前内侧束(ateromedialbundle,AMB)断裂26例,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断裂50例。术中保留未损伤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清理损伤束支的游离端并保留部分残端及滑膜,采用自体胭绳肌腱重建损伤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术后随访时行膝关节稳定性检查及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IKDC、Irrgang、Larson膝关节评分标准及ADT,Kneelax,Lachman试验,PST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7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74例(97.36%);Lysholm评分从术前(46.8±6.6)分提高到(83.2±8.8)分;Irrgang评分从术前(44.2±7.3)分提高到(77.9±8.3)分;Larson评分从术前(47.6±7.2)分提高到(88.4±3.6)分。患者术前及术后在各项综合评分中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的患者行保留单束及损伤束残端及滑膜的前交叉韧带部分重建手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构成的年龄、性别和年代变化特点,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年-2011年连续12年解放
【研究背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5-15%的人群受此疾病困扰,目前我国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气候、生活习惯等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 LC)对高糖损伤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3d的SD大鼠,取视网膜,0.125%的胰蛋白酶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后进行体
背景与目的:急性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常指直肠温度≥38℃,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尤其对于年龄小于5岁患儿,及时判断急诊发热病因和正确治疗有利于降低患儿病死率。
目的:1.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及其关系。2.对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监测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收集本院2011年9月-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用MicroScan WalkAway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得到铜
背景:随着我国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S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脑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玻璃酸钠在兔干眼模型中的治疗效能,阐明其模拟粘蛋白功能和重建生理泪膜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8只,体重2.5kg-3kg,电脑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选取右眼
研究目的1.本研究尝试制备一种新型含有乳糖或半乳糖的兼具MR诊断、抗肿瘤药物智能释放、肝脏主动靶向等多功能聚合物纳米诊疗胶束,PCL_(37)-SS-PGluLac10@SPIO/Dox和PCL_(37)-SS-PGluGal_(10)@SPIO/Dox,并表征其理化性质。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诊疗胶束细胞摄取机制,探讨其对肿瘤细胞(HepG2)的杀伤力,检测诊疗胶束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通过体
研究背景:  颅外颈动脉和颅内大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我国以颅内大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尤其好发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中
目的:  建立模拟神经母细胞瘤(NB)骨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进行鉴定。  方法:  直接将单细胞悬浮的NB细胞系SY5Y和KCNR细胞注射到裸鼠的股骨骨髓腔内。通过放射影像学、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