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络分析及TOPSIS等方法在医院临床科室效率诊断性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8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本文通过对一所大学附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5个临床科室连续5年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及配置情况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针对临床科室相对效率评价中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可得性等特征的关键效率指标,分别应用了TOPSIS、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效率(效益)评价,并对评价结果相关性比较分析,试图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的筛选及DEA方法和其他方法间的比较研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同时针对如何建立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考核的奖励机制,提供更为科学、客观、公平、合理的评价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的对象是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15个临床科室,评价中使用的这些科室2001-2005年间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医疗服务质量、科室规模、经费收支及药品收入比例等方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该医院的财务、设备以及人力数据报表及医院效率指标调查数据表。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多种统计学方法。文献法:本文查阅了大量中、英文文献了解本课题在国内外进展状况并主要采用文献法遴选出医院及临床科室相对效率评价的指标。统计学方法:本文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筛选用于DEA的评价指标。同时,应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TOPSIS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科室的效率(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中按照敏感性、重要性、代表性、可获得性等的原则构建了适用于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由20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对20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用于DEA评价的5个输入指标和7个输出指标;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分别对目标科室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效率(效益)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DEA评价结果排序:TOPSIS方法评价结果排序:因子分析方法结果排序为: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排序为:DEA、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指在双侧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双侧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通过DEA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同一年度不同科室间的相对效率情况。以2005年为例,如下表所示讨论在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中,医院中科室相对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大都采用主观性方法,很少经过统计学的分析和筛选,难免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临床科室相对效率(效益)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通常会涵盖与科室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效率有关的诸方面,每个评价指标又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在选择上也因评价目的而异。因此,评价者必须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的特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以从方法学和技术上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本次研究应用了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和变异系数方法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性、完整性和评价方法的要求筛选出可适用于TOPSIS、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或DEA方法的评价指标,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研究中构建了适用于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由20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和适用于DEA方法的由12项指标(5项投入指标,7项产出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这两个评价体系中既有人力、物质、资金的投入指标,也有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科室管理运营的效益和效率的产出指标;既有各方面的总量指标,也有考虑科室间规模差异的结构性指标;既有代表经济、经营效益和体现科室发展潜力的指标,也有代表社会效益的指标。特别是将人力成本比总支出同趋势化值、设备投入比总支出和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百分比同趋势化值等与医院经营效益或社会效益(指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指标列入综合评价体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本次对75个被评价单元的相对效率(效益)评价属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诊断性评价,考察了DEA方法、TOPSIS、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和可实施性。DEA方法是一种非统计性和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对数据的随机特征如分布等作出假设,在处理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的综合评价方面的能力具有绝对优势。该方法把每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MU),通过对各DMU投入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构造目标函数,确定各DMU的前沿,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及低效率的来源。由于DEA方法避免用主观标准确定效率,以最优化过程确定指标权重,故客观性较强,管理者由此可获得许多有用的管理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指导实际工作;TOPSIS法作为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对数据分布类型、样本含量、指标相关程度和多少无严格的限制,在计算过程中不减少指标个数并能消除各指标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可根据评价目标对各指标等权视之,其排序结果能定量反映不同被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直观、可靠;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将多变量(指标)化简的技术,特别适用于多指标间共线性的综合评价系统。因子分析法通过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即“共同因子”,达到对原多个指标降维,消除指标间相关性的影响,简化评价计算过程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将原来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合成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指标。消除原指标的相关性,降低指标维数的方法。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中,各综合因子的权重是根据综合因子的贡献率的大小确定的。这就克服了某些评价方法中人为确定权数的缺陷,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一,而且客观合理。从实现诊断性评价的目标和四种方法的评价模式上考虑,TOPSIS法、主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能比较出各被评价单元在同一评价指标Z化值或同一因子得分数量上的差异,却无法获得基于相同投入水平下,特别具有多个投入指标情况下的不同被评价单位各个产出指标相对于效率(效益)最优单位应提高的幅度(增量),而DEA方法可以给出相对无效单元欲成为相对有效单元在某些投入指标上应减少的量或在某些产出指标上应增加的量,较之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所涉及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原始数据的状况均适合或基本适合这四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故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以此亦可以互相印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也能够相互弥补评估方法各自本身的局限。TOPSIS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的秩相关分析表明四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趋势基本相同,但DEA的结果与前三种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远小于前三种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在TOPSIS、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中05康复,05皮肤科等科室始终位于年度后五位,而在DEA分析结果中它们却处于相对效率有效单元;05脑外、04肛二等科室在TOPSIS、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中虽然始终位于年度前五位,但它们在DEA分析结果中却处于相对效率无效单元。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间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TOPSIS、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突出了规模因素的影响,8个因子或主成分中的前4个与“规模”相关者共占有68.1%和75.6%的权重;2、TOPSIS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取向属于“多投入-多产出”模式,而对于从技术角度来确定被评价单元的相对效率就略显不足,相反DEA方法的模式是“适当的投入-最大的产出”,着重于对被评价单元相对效率的评价;3、在计算四种方法评价结果间的秩相关系数时,DEA评价结果共37个有效单元(接近被评价单元总数的50%)得分均是1,排序相同,掩盖了有效单元之间的细微区别,可能也是导致DEA与另三种方法评价结果间秩相关系数较小的原因。四种方法中,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主要侧重于从科室效益和因投入较大可能带来的发展潜力的角度反映科室的综合实力。DEA的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科室现时的运行效率,同时给出各评价指标实际值与理想值之间的差距(松弛值),DEA能为管理者指出某些被评价单元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并提示应调整的具体量,较前三种方法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综合TOPSIS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的评价结果,还能够映出科室的发展趋势。以神经内科为例:在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中,神经内科2001-2002年位于年度前二、三、五位,到2003-2005年居于前一、二、三位,表明神经内科的综合效益是逐渐上升的;在DEA评价结果中,神经内科2001-2002年均,位于年度所有无效单元中的倒数第一名,2003年其排名变为倒数第四名,2004年、2005年成为有效单元,最终成为符合“适当的投入-最大的产出”的有效单元。虽然应用的方法不同,但各自的评价结果都表明,无论在综合效益还是相对效率方面神经内科的发展都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临床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很可能在增加投入的初期得不到相匹配的产出。但是,如果科室的发展方向正确,其理想的产出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最终可以获得。反之,如果经过了必要的周期,目标科室始终处于无效单元,则应及时分析其原因是否源于社会需求萎缩、技术发展定位不当抑或科室带头人能力不足等等,找出症结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本研究提示应用DEA方法结合TOPSIS方法、因子分析法或主成分分析方法,公平、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可以为兼顾科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做出贡献。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结合应用,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临床科室的综合效益、运行效率和总体发展趋势,为加强和改进临床科室的建设乃至建立更加合理的奖励体制提供较为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依据结论1、构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涵盖了与医院临床科室规模、质量、效益和效率相关的多指标评价体系;2、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可使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3、DEA方法较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以诊断性评价为主的相对效率(效益)的综合评价,并为管理者指出了某些被评价单元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较后三种方法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4、DEA方法结合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临床科室的综合效益、运行效率和总体发展趋势,为加强和改进临床科室的建设乃至更加合理的奖励体制的建立提供较为公平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226例患者重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避免有可能出现的
现金流量表在编制过程中,应结合其基本原理,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具体的分析与判断。对于单位的一些特殊业务,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处理,使现金
问:在《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镜头栏目里看到一篇《鱼儿为何翔浅底》的文章,作者在分析“鱼翔浅底”中的“翔”字运用之妙的时候提到这是移就的修辞。作者还给出了该修辞的
拨叉类零件是汽车变速器中挂档的重要零件,拨叉装配是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装配品质的好坏、对错直接反映在整车的性能和品质上。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比任何其他
消防设计中不能死抠规范条文,要根据规范的适用性和优先级来总体把握,合理设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消防设计还要做到经济适用,不要人为放大设计参数。对于"地下车库+地上高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植物花发育是植物生殖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过程。我们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简要综述了M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上游段漠河至呼玛江段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冰坝灾害,每次都会给我国沿江村镇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服务于防汛工作,为地方政府抗凌决策提供数据支
吕田大芥菜是广州市从化区"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享誉粤、港、澳地区,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蔬菜品种。文章规范了吕田大芥菜优质、安全的生产技术。
民事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焦点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还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法学基础
目的:探索藏药麻黄灰对过敏性鼻窦炎临床药效;方法:用麻黄灰粉治疗10例过敏性鼻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0例中痊愈6例,占60%;好转3例,占30%;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麻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