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降水持续性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持续时间是降水事件的重要特征,其时空分布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动力、热力过程对水循环的影响。开展降水持续性研究,对于理解降水演变规律、提高降水预报预测水平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逐12小时台站降水资料(将一天分为两个时段,以08时和20时为时间分界点),从持续时间的角度入手,给出中国地区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演变规律,讨论了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事件的时空特征,并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了持续性降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地区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的时空差异明显。空间上,35°N以南地域差异显著,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平均持续时间较长,而中部地区(约103°-110°E)较短。从季节演变看,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的年峰值基本能反映出各地的雨季特征,但江淮和黄淮地区以及东南地区除了雨季的平均持续时间峰值亦存在秋季高值。(2)短时降水(1个时次的降水事件)的年累积降水量在华南沿海地区最大,四川盆地亦为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大值中心;各地短时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暖季(5-9月)较冷季(10月-次年4月)高。持续性降水(持续3个时次及以上的降水事件)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尤其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具有较大贡献。持续性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情况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降水平均持续时间的特征,其降水量随季节的演变与中国地区主雨带的移动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持续时间降水的区域特征发现,除东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各区域雨季的持续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均明显高于短时降水。(3)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在持续性降水发生时表现出相似的异常环流形势,在降水区以北,存在自北向南、从高层到低层的冷异常;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维持东西部持续性降水的异常水汽通道不同。
其他文献
从“雅言”到“秦腔”,是乡土中国边缘化的写照。贾平凹的《秦腔》正表达了这种无望的精神回乡。回乡主题使日常生活琐事原生态成为《秦腔》的叙述主体。秦腔简谱和锣鼓经是
在带气顶的底水油藏开发中,气水锥进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水平井开发能够有效地避免油井过早见气和过早见水,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水平井垂
光功率分配器是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和合成的最基本的器件之一,也是构成其他复杂光学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光开关、波分复用器等。近年来,硅基光集成器件由于其超小的尺寸,超低
由于页岩储层渗透率极低,难以应用常规渗透率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文中分析对比了介质测试的3种新方法:原地测试法、改良脉冲衰减测试法和解吸流动法。原地测试法可在拟气藏条
运用常规差分、趋势速率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佘山台的倾斜观测资料在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前的长中短期异常图像及其同震阶跃。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起步较晚,2010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保险市场涌入一批外资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也开始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大量关注。发展至今,中国财产保险运行管理日趋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全世界范围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将不同文化音乐并置,探究和理解其音乐传统和音乐文化,这是我们从音乐方面理解和适应世界文化变化的重要方式。
冯小青其人其事在明末清初流传甚广,因而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才高,其命舛,其情痴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上多有显现,而以《红楼梦》中林黛玉为典型。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发展较早,影响也较大。其培养核心---学
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自主学习是终身教育的理想目标。元认知与自主学习密切相关。元认知涉及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知识是关于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