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Jacks.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药材名通称为钩藤RamulusUncariaeCumUncis.,药用部位为带钩茎枝。因其有多种功效,被制成许多复方制剂。却因其药用部位较少,资源严重匮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在贵州的剑河、锦屏、凯里、荔波等县已经开展了钩藤的规范化种植。因此更全面的,客观的评价钩藤药材质量,为黔产钩藤的质优量大提供保障成为当务之急。本课题搜集产自贵州的不同产地的10批钩藤药材,同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对照图谱,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有关识别模式,可对不同产地的钩藤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目前对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见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现行标准内容不完善,专属性不强,可控性较差。鉴于钩藤良好的药用价值及目前质量分析研究的现状,本课题以产自贵州的30批钩藤药材为样品,进行了钩藤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并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新药审批的要求起草了钩藤药材的质量标准草案。 通过指纹图谱的方法,配合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针对性的鉴别项目,可更深层次的评价钩藤药材的内在质量,为钩藤药材的采收加工、资源利用、质量控制、临床运用及营销等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同时对钩藤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