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校校园特色环境表达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从校园建设层面来看,校园环境不仅是一所高校的实体所在,同时是高校形象的一种展示。从校园使用者角度来讲,校园环境不仅提供一种活动场所,同时渗透出高校的独特文化。黑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为校园特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地域背景。此次研究正是从校园物质环境映射出的文化角度出发,再回归于物质环境之上,同时探求文化、环境与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高校校园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通过数据整理和实地调研对省内高校校园进行了分类解析,并从地域、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校园环境的影响因素。然后从校园特色环境表达出的文化内容入手,分别从校园历史的承载和校园文脉的延续、学术环境、校友文化以及地域特色四个层面进行整合分析。基于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基础以使用者的角度从视觉要素、体验要素和情感要素三个方面对校园特色环境要素进行提取,理清各要素与环境建设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并结合前文的设计要素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研究发现,使用者的参与程度真正意义上表明了校园环境是否具有特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并将其纳入有关的校园更新和设计之中。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枢纽地区作为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节点,集聚了大量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不仅承担起城市内外各种交通方式客流的转换功能,同时还体现了城市功能价值,实现对
城市滨水区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的区域,也是生态最敏感的地区。在人类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对滨水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
大遗址是文化遗产中规模大、价值高的文化遗址,其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都要求我们要很好地给予保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呈现超速发展的趋势,大遗址保护与
本文是关于保国寺大殿的斗纹特色、斗栱尺度构成、斗栱类构件制材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论文的着眼点在于大殿表征后的营造技术和工匠营造思维。第一章首先对传统木构的营
世界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产生的CO2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致使城市工业及交通等
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和战争与灾难引发的住房需求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形成了成熟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反观国内,随着我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高,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与此同时,高铁客运站建筑在美的表现和美的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建筑除了满足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引入国内,一批批建筑教育者也将国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传承下来。经过2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恰逢二十一世纪初经济爆发式增长,中国建筑迎来了春天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老年人口数量增速明显。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老年人居住问题日益突出,在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上必须要找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