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微晶铝合金的制备和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及其合金是当今发展较快,应用广泛的有色金属,在航空航天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铝合金正向着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方向发展。纳米材料具有一系列异乎寻常的特性,但是制备纳米晶材料,尤其具有更多应用价值的大块体纳米结构材料是很困难的。与其相比,获得亚微米级超细晶材料相对容易,而且微米级或亚微米级超细晶粒的金属也展现了非同寻常的特性,如:高强度、高的扩散能力和超塑变形的温度大大降低等。亚微米级超细晶材料制备是当前新型高性能材料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在获得超细晶材料的方法中等通道角挤压法(ECAP)是获得没有任何孔洞的亚微米大块体材料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采用ECAP法与热处理相结合的几种工艺,在A、Bc、C三种挤压路径条件下(路径A:试样每次挤压前没有旋转;路径Bc:试样每次挤压前顺时针旋转90°;路径C:试样每次挤压前旋转180°)制备了航空航天用超高强铝合金2224、7050和7055。利用电镜手段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了铝合金在ECAP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通过拉伸试验及硬度的测试,揭示了经ECAP结合固溶时效处理后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初步讨论了等通道角挤压与固溶时效相结合获得超高强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和强化机制。并讨论比较了三种挤压路径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归纳如下: 1.经几种工艺条件处理后,2224、7050铝合金退火试样随着等通道角挤压次数的增加,强度都有很大提高,塑性有所下降,晶粒尺寸和第二相颗粒也有不同程度的细化,合金的晶粒尺寸已细化到亚微米级,最小达到250nm;退火试样经过多次等通道角挤压,固溶处理,进行二次再挤压和自然或人工时效后,强度随再挤压次数增加而明显提高,2224合金达到618MPa,7050合金为677MPa,二种合金均超过600MPa,成为亚微晶超高强铝合金材料,同时仍有较好塑性。ECAP缩短了7050合金的峰时效析出时间,使沉淀相粒子更加细小而弥散分布。在三种挤压路径中,Bc路径是获得比较细的等轴晶粒的最佳的途径。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获得了制备亚微晶超高强铝合金的最佳工艺。 2.三种ECAP与热处理相结合工艺制备7055合金,经多次等通道角挤压后,强度与T6状态相比没有提高,塑性也无明显改善,而合金强度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合金处在深度过时效状态的原因。 3.等通道角挤压获得亚微晶粒,是由于挤压过程不断地剪切大晶粒使之不断细化,与此同时,在高应变区,应力和挤压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细小的亚晶粒和转变成大角度晶界的细晶粒;获得超高强度是由于等通道角挤压造成的细晶强化和高密度位错强化,以及时效析出的第二相沉淀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澜沧江流域独特的地理地貌、气候气象、生态水文以及社会人文特点决定了进行河道需水量计算的特殊性,时空尺度的跨越性与梯度变化决定了生态需水标准的等级特性,水电建设的阻隔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养殖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加上水产品营养丰富,广受人们青睐,但是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部分,水产养殖部门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渗氮技术对冷轧钛合金TC4进行渗氮,研究400℃渗氮后组织结构和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等离子渗氮后的组织进行观察,通过维氏显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温度敏感壳聚糖(CS)-接枝-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月桂酸乙烯酯(VL)共聚物(PNVLCS)的制备,及其与DNA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的性质以及此复合物介导的基因转染,主
保险金信托是近年来国内热门的话题.随着财富的积累及日益迫切的传承需求,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了解并运用信托工具.保险金信托因融合了信托与保险的各自优势,格外引人注目.在
期刊
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一个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可持续性的度量标准,它既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也关系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定与手段选择。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最近两年来,信托业在谋求转型发展时遭遇了严峻的压力考验.在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七个季度里,信托资产规模连续收缩,累计下降16%;风险资产规模加快上升,累计增长2.5倍.这些关
期刊
碳化硼具有低密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装甲材料、切割研磨材料、耐酸碱侵蚀材料等领域。但碳化硼为一种强共价键化合物,致使获得高致密度的烧
本论文重点在于系统研究了两种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的表面修饰,并且分别以未修饰的纳米SiO2,修饰后的纳米SiO2为核,成功地合成一系列纳米SiO2/ACR复合材料,并与聚氯乙烯共混
本文首先采用镶嵌复合靶反应溅射技术研究了Ti-Al-N体系中的富Ti的(Ti,Al)N薄膜和富Al的(Al,Ti)N薄膜的制备工艺和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在反应气体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