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的钵水母纲刺胞动物,其中胶层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多细胞动物的骨骼、表皮和肌腱等支持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具有“Gly-X-Y”独特重复序列和三螺旋结构。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资源,因其优越的低抗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医药、保健及美容等方面。本文首先研究了海蜇的基本成分,以胶原蛋白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摸索了各个因素对海蜇胶原蛋白提取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海蜇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4℃下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冰醋酸为最佳酸,酸的添加量为10‰,料液比为1:1.5(w:v),酶解时间为48 h。通过盐析和CM-5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了海蜇胶原蛋白。将纯化后的海蜇胶原蛋白进行表征,SDS-PAGE电泳显示海蜇胶原蛋白有α1和α2肽链及α链二聚体β链,分子量分别约为116 KD和97 KD及200 KD,其最大紫外吸收值为235 nm,同典型的Ⅰ型胶原相似,属于水产类Ⅰ型胶原。以粘度、热变性温度(Td)作为指标,研究海蜇胶原蛋白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粘度随着胶原蛋白浓度和存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和pH的关系相对复杂,海蜇胶原蛋白变性温度为28.3℃。氨基酸分析显示,海蜇胶原蛋白的脯氨酸(Pro)和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为8.38 %和6.33 %,比陆生动物来源的含量稍低,甘氨酸(Gly)的含量最为丰富。海蜇胶原蛋白溶液浓度为4 %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分别为59.5 %和63.6 %,当浓度超过2 %之后,乳化性增加趋势明显,而乳化稳定性增加不明显。海蜇胶原蛋白在pH 7.0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大值47.2 %和59 %。在电解质NaCl存在的情况下,当NaCl的浓度为0.5 %时,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大。海蜇胶原蛋白在相对湿度(R.H )43 %的条件下,吸湿性比较低,为12.58 %,而在R.H 81 %的条件下,吸湿性为1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