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然而,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样受到关注的是我国收入分配正义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有失正义的主要体现是国家赋予的具有垄断地位和非垄断地位行业劳动者之间、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劳动收益与资本收益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职工之间、城乡居民等不同群体之间在收入机会、分配规则和分配结果等方面对分配的社会价值和和谐社会的偏离。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我国收入分配有失正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调节机制的不健全。收入分配有失正义会挫伤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因此,促进收入分配相对正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之急切要求。本文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等理论,运用文献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等方法对收入分配正义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非正义的现状及其产生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从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促进我国收入分配正义的对策思路。从市场经济角度,必须强化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保证生产要素配置的最优化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角度,必须完善调节机制,强化政府的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保证改革发展成果公正地惠及到全体人民;从价值创造角度,强调劳动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这是一个时代课题。如何“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性”,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正义的真谛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