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开展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及家庭聚集性研究,为制定代谢综合征防治措施以及以家庭为基础的代谢综合征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1-7月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进行体检的人群中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及其对照各150例,以选取的病例和对照作为先证者,确认病例家庭和对照家庭。应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病例和对照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人均月饮食支出,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体育锻炼,定时吃饭,人均月用油量,人均月用盐量,每日蔬菜量,每日水果量,每月肉类及其制品摄入天数,体质指数,腰臀比,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时吃早饭,饮食口味,每日主食量,每月禽类及其制品、水产海鲜类、禽蛋类、豆类及其制品、乳类及其制品摄入天数,咖啡摄入,营养补充剂摄入,睡眠质量,体重变化,个人压力,家庭关系,性格,情绪,精神创伤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因子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公因子1(较差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环境适应能力和每日蔬菜量较少因子)、公因子4(较高的人均月饮食支出和人均月收入因子)、公因子6(丧偶和较低文化程度因子)、公因子8(吸烟、饮酒和饮食口味偏甜/咸因子)、公因子9(个人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和体重增加因子)是MS的危险因素;公因子3(按时进餐因子)、公因子5(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强度较高因子)、公因子7(每月乳类及其制品摄入天数较多、每日主食量较少因子)、公因子10(较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因子)是MS的保护因素。3.去除先证者后,病例组和对照组家庭成员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MS患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患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病例和对照先证者的配偶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MS患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患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和对照先证者的子女血脂紊乱患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MS患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家庭成员MS患病率为22.31%,对照组家庭成员MS患病率为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用二项分布(a+b)n模型拟合得到家庭人群中不发生、发生1例、发生2例、发生3例及以上的理论家庭数,经与观察家庭数比较的χ2检验,得出P<0.05,证实代谢综合征具有家庭聚集性。4.去除确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后,病例组和对照组家庭成员中MS高危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例和对照先证者的配偶中MS高危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和对照先证者的子女中MS高危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有益健康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将有利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2.病例组家庭成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庭成员的患病率,代谢综合征有家庭聚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