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探讨性别因素与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1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性创伤急救中心EICU收治的严重钝性创伤患者858例,比较男女患者之间院内感染率及死亡率的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因素与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性。随后按照创伤严重程度(ISS)将患者分为中度创伤(16≤ISS<25)与重度创伤(ISS≥25)两个亚组,分析创伤患者预后性别差异与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女性创伤患者粗死亡率明显低于男性(4.1% vs.9.1%,P=0.014),而院内感染率则无显著性别差异(5.0% vs.1.5%,P=0.18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创伤患者死亡率比男性低59%(OR,0.41;95% CI,0.20–0.85),而且这种差异只存在于ISS≥25(OR,0.39;95% CI,0.17–0.91)的患者中,16≤ISS<25的患者预后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OR,0.34;95% CI,0.07–1.69)。各组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率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结论:该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第二部分性激素水平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育龄期及绝经后女性严重创伤患者与同龄男性院内感染率及死亡率差异的特点,探索性激素水平变化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06月31日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性创伤急救中心EICU收治的成年(剔除45岁<年龄<55岁)严重钝性创伤患者66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年龄≤45岁(育龄组)与年龄≥55岁(绝经后组),比较各亚组女性与男性患者院内感染率及死亡率差异的特点,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亚组性别因素与患者院内感染率及死亡率的独立相关性。 结果:年龄≤45岁的女性患者粗死亡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患者(女性1.7% VS男性9.5%,P<0.05),而绝经后女性患者粗死亡率与同龄男性相比无明显差异(女性5.7% VS男性8.0%,P=0.787)。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育龄期女性患者死亡率比同龄男性低85%(OR=0.15,95%CI0.04-0.67,P=0.012);但绝经后女性患者死亡率与同龄男性相比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OR=0.67,95%CI0.21-2.15,P=0.504)。各组女性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与男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女性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且这种性别差异是源于育龄期的女性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该结果表明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是导致创伤患者死亡率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