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金融市场上一种重要衍生品,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利用它规避市场风险,但也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我国在去年推出的股指期货能否获得长足发展取决于对市场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其中风险度量最为重要。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数据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分析了股指期货的风险以及成因。股指期货除普通金融资产的五类风险外,还有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标的物风险。价格波动是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形式,因此通过股指期货价格来研究市场风险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其次,本文在已有风险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新的风险度量方法。文章采用传统的VaR、ES以及研究前沿的MaxVaR对中国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度量。由于管理者主要关注投资的尾部风险,因此本文采用考虑尾部分布的极值理论对收益率和价格变动进行建模。为了对比VaR、ES和MaxVaR的风险度量效果,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根据有跳跃的布朗运动对股价指数进行模拟,根据大量的模拟路径计算不同显著性水平下10天的VaR、ES和MaxVaR,结果表明MaxVaR比另外两个指标更严格。在蒙特卡罗模拟中MaxVaR比VaR高出43%到96%; MaxVaR比ES高出3%到23%,高出的比例随着显著性水平的减小逐渐减小。 第三,本文利用股指期货2010年4月16日到2011年2月28日的日数据,对现货和股指期货当月连续、下月连续、下季连续和隔季连续五个序列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出五个序列的对数收益率都非正态分布,具有尖峰厚尾性质。应用基于极值理论的POT模型对收益率序列的建模取得较好效果。研究得出基于收益率的MaxVaR比VaR高出1%到60%,比ES高出1%到25%,高出的比例随着显著性水平的减小逐渐减小;基于价格变动的ES比VaR高出2%到10%。最后对比了基于收益率和价格变动的风险度量效果,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股指期货保证金的设置方法和比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