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短篇小说中动物形象的寓意性

来源 :闫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93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互文性理论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奥地利现代派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短篇小说中动物形象的寓意。鉴于卡夫卡笔下有多部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作品,并且各种动物形象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里选取三篇著名的代表作《变形记》、《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一条狗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举例分析和探讨它们背后的寓意。本文主要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卡夫卡其他动物性小说,详细分析和阐释上述三部作品中的动物背后的寓意并得出最终结论:在卡夫卡的动物性小说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人类自身,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人类精神状况的一种隐喻式描绘和对人类的生存现状的刻画。人在重压之下先变成了动物——丑陋的大甲虫,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动物形象,并且不再执着于表象,开始探索人内在的东西。接着猿猴出现了,他代表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种种窘迫状况。后来人又变成了一条不断研究的狗,它身上体现的是人类自身的形象。卡夫卡从狗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暗喻着残酷的人类社会现实:狗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在卡夫卡的小说中,现代人以各种异化的形象出现,即人的异化对其精神造成的影响把人从本质上变成了动物,同时人类自身对精神的追求,如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却又一再失败。这便是卡夫卡笔下动物形象背后有着高度相似和一致的寓意。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卡夫卡的动物背后显现的是一张“人”的脸,他对动物的刻画其实是对人的精神变化的形象化表达。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保持竞争力而不断创新”是厂商长久生存的基本条件,当今社会中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众多研究,主要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会同时受到内部资源的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内部条件来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企业自有资金比较富裕时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创新项目的投资,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结
学位
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法国畅销书作家弗朗索瓦丝·布尔丹的作品《幸福可待》。弗朗索瓦丝的作品多围绕家庭、婚姻生活展开,用其敏锐、生动的笔触展现当代法国人感情世界、夫妻关系、女性命运等与个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幸福可待》一书,运用男女主人公交替变换的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一对感情出现裂痕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搬到诺曼底一座名为“夜莺”的古老庄园修复亲密关系,共同找寻幸福的故事。英国语言学家约翰·卡特福德首次提出
学位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五感”,包括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其中味觉作为人类接触、认识外界事物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生理感觉之一。语言作为各个国家、民族的交流媒介,不仅能够记录文明,还可以反应出各自文化的特性。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甜味都与酸味、苦味等共同属于基本味觉范畴。本研究中将用来表征“甜味”这一人体感知的词语称为甜味形容词,集中考察并对比汉日甜味形容词的语义扩展机制。本研究首
学位
冲突性话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交际双方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在言语上产生的对立或争执。冲突性话语多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医患之间等交际活动中,而在朋友之间的冲突性话语研究鲜有。在冲突性话语应对策略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缓和性策略,而关于整体的冲突性回应策略即直接回应策略和间接回应策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整体的冲突性回应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美剧《生活大爆炸》第4-6季中朋友间的对
学位
本次翻译报告的语料选自法国年轻女作家瓦莱丽·瓦莱尔(Valérie Valère)的小说《精神病院里的疯孩子》(Le pavillon des enfants fous)。故事以第一人称记录作者因患厌食症被家人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经历及其所思所感。同时,这部作品也向我们揭示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方法。笔者采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旨在让中文读者体会到作者细腻的文
学位
以3种蜡质含量不同的李(‘空心李’、‘蜂糖李’和‘脆红李’)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25±1℃)和低温(4±1℃)贮藏期间李果皮蜡质结构和成分以及果实品质和生理特性变化。探讨了贮藏期间3种李果皮蜡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变化,明确决定李果实耐贮性的主要蜡质成分有哪些,进一步阐明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蜡质响应机制以及与果实耐贮性的关系。该研究对深入揭示李果实软化机理、制定相应的保鲜措施、开发有效的蜡液产
学位
海因里希·伯尔是二战之后德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之一,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的小说内容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德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他的作品在全方位展现战争的残酷、荒谬、非理性的同时,也对战后德国社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色情浪潮和恐怖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抨击与揭露,表现了作家对战后废墟上深陷精神荒原的人们的同情与怜悯。伯尔的作品强调文学与政治结合、美学与道德兼备,具有浓郁的人道主义美学风格。
学位
艾尔莎·莫兰特(Elsa Morante,1912-1985)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小说家、诗人和翻译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创作了不少经典的作品,国内只有其长篇小说《历史》译介到中国。莫兰特一生创作不少作品包括诗歌,短篇小说、戏剧等,她的四部长篇小说,按照时间可划分为:1945年出版的《谎言与占卜》(Menzogna e Sortilegio)、1957年
学位
<正>地方性园本课程是植根于地方性文化、沉浸于地方性环境、传承地方性知识,以园本为建设方式与途径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置身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的世界”,所以幼儿最能融入其中,产生共鸣。而牧野文化资源是新乡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资源。新乡西北倚太行,东南濒黄河,从平原到丘陵、从滩涂到山地,地形地貌多样,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为地方性园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期刊
公平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原则,反映了人们的道义追求和理想。资源分配问题是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资源分配不公平时,不管是对自身不利还是有利,个体均会表现出消极情绪或反抗行为,以使结果朝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不公平厌恶。不公平厌恶作为儿童公平感的重要体现,与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有关,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关于儿童不公平厌恶的研究大都以同一质量的物品(如糖果)作为分配资源,公平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