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水性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是发现最早的肺表面活性蛋白,能够与肺泡表面的磷脂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分子层,从而维持肺泡形态和良好的肺顺应性。近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逐渐成为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重要药物之一。现上市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绝大多数为天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肺表面活性蛋白与磷脂的混合物,SP-B是其发挥重要作用的成份之一。但由于原料来源的局限、生产的高成本、以及可能会发生免疫反应和细菌感染等因素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因此,人工合成其关键成份是近年研究的趋势。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深入了解大鼠SP-B定位以及其序列电荷分布、二级结构和疏水性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和筛选最佳SP-B模拟肽结构。人工合成SP-B模拟肽,并对合成的SP-B模拟肽体外活性、对脂质构象和功能的影响、对大鼠离体肺顺应性的作用等进行测定,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①SP-B蛋白的定位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P-B蛋白在肺组织中定位。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质粒pEGFP-N2-SP-B,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至CCL-149与A549细胞系。②模拟肽的设计、筛选与合成: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模拟肽设计、筛选并采用标准的Fmoc固相化学合成方法合成。③模拟肽的体外活性初步测定:利用脂质体构建模拟膜,采用Wilhelmy式膜天平对模拟肽体外初步活测定。④模拟肽与脂质相互作用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测定模拟肽对脂质反式与扭曲等构象信息的变化情况。⑤体内活性研究:建立大鼠离体肺灌洗模型,肺内滴注模拟肽制剂,测定大鼠离体肺顺应性。研究结果:①利用免疫荧光确定了SP-B蛋白在肺组织中定位。成功构建了pUC-T-SP-B与pEGFP-N2-SP-B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正确。质粒转染结果显示SP-B在A549细胞系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而在CCL-149细胞系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膜上,SP-B有可能为膜蛋白。②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设计、筛选出了模拟肽KAAVV。委托吉尔生化公司合成多肽,HPLC结果显示纯度达到98.6%,质谱分子量结果与理论值一致。③成功构建脂质体模拟膜,初步体外活性测定显示其能够有效降低气液表面张力。④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加入多肽后,使DPPC与DPPG的C-C骨架有序性构象降低,链间无序性增强。C-H的伸缩振动表明,加入多肽后增强双层膜的流动性,显示出了SP-B在PS中的所起到的作用。⑤离体静态肺顺应性测定结果显示模拟肽制剂能够明显提高肺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