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自然图像编解码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指出,对于带限信号,采样频率必须不小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方可精确重构原始信号。然而,随着信号带宽的增大、采样频率的提高,不仅给系统硬件设备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所产生的巨大数据量也给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简称CS)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处理理论,它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瓶颈,使宽带信号的低速率采样成为可能。压缩感知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国际热点。本文重点研究压缩感知在自然图像编解码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自然图像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针对TV算法中经典的TVAL3算法,提出了三种改进算法:基于Robert梯度的TV重构算法、基于水平垂直和Robert梯度双稀疏的重构算法以及基于梯度和小波联合稀疏的重构算法。通过仿真测试来比较所提出的三种算法与其它经典算法的重构效果,表明了基于梯度和小波联合稀疏的重构算法的优越性。(2)研究了灰度图像的块压缩感知及其重构算法。提出了重复块压缩感知的全局重构方案,避免分块重构引起的块效应。针对观察者对自然图像的不同区域的关注程度不同,引入非一致性采样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块对角结构的压缩感知重构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块压缩感知中,使得关键区域重构质量大大提升,满足观察者的主观需求。(3)研究了彩色图像的块压缩感知及其重构算法。提出彩色图像压缩感知重构的三种方案:RGB三通道独立解码、RGB三通道差分方式重构以及非均匀采样的组稀疏重构。研究结果表明,对彩色图像进行三通道差分方式重构,在同样的采样率下其重构效果优于RGB三通道独立重构方式。同时,将组稀疏应用到彩色图像压缩感知中,用小波域作为稀疏变换域,对小波大系数和小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采样率的非均匀采样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彩色图像重构质量。本项研究工作表明,首先,基于多稀疏域的全局重构算法能在低采样率下高概率重构按块采样的自然图像;其次,将非均匀采样思想引入块压缩感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关键区域的重构质量;最后,融合了非均匀采样思想和组稀疏重构算法的彩色图像块压缩感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盐水入侵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河口潮汐淡水湿地被认为是大气中CH4和CO2的重要自然排放源,在全球变暖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口潮汐湿地生态
应用非线性发展方程来刻画和研究物理、生物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对于时间变化的非线性问题,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两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整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非常规铁电与多铁性研究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不同于传统铁电,混合型非常规铁电正逐渐成为多铁性物理及材料的研究热点,典型的如Ruddlesden-P
超声作用下微泡的声孔效应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介导药物输运/基因转染的新型手段,相较于其他方法,微泡声孔效应可以在有效提高靶向药物转染效率的同时减小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副作
近几十年来,同步辐射装置发展较为迅猛,到目前为止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世界各国的同步辐射装置已采用具有实验效率高、可拓宽实验方法的二维X射线探测器。目前
研究目的以靶向EGFR的纳米抗体7D12为载体,南瓜蛋白作为“弹头”,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构建、表达及纯化重组免疫毒素rE/CUS,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1.构建重组
运动目标跟踪问题是如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企业人员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成功地应用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发布在Internet上,当用户利用已有的细粒度服务创建粗粒度服务时,将会面临从庞大的服务集合中选择服务的问题。因此,如何重用已有的功能实体来组建
感应电机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容易、性能稳定等优势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关注;目前感应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在交通运输、数控机床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直
在当前社会的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且混凝土材料在这种结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混凝土是结构的安全、耐久等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混凝土材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