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传播目前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讨论或是对网络的社会特性浅尝辄止,或是仅把网络作为新媒介的一种技术类型。总的来说,网络的社会性在学理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的基本视角是把网络虚拟社区当作一种社会组织和传播组织进行研究,关于网络虚拟社区的社区传播形成其社会性和相关社会特征的探讨,从理论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仅把网络虚拟社区作为研究背景或传播要素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社区传播模式”,从系统论的角度总结和预测网络社区的传播模式及社区传播对于网络社区社会性和社会特征形成的意义。从现实性上来说,研究和探讨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性,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网络传播特别是虚拟社区的意见形成和传播方式。通过研究,我认为虚拟社区是论坛的成熟形式。论坛是媒介组织,而虚拟社区则是社会群体的聚合形态。但虚拟社区以论坛为其组织和呈现方式,也就是说,虚拟社区以社区传播的形式存在和维持。由于这种特殊的形式,虚拟社区产生了次级性、独立性等社会特征。虚拟社区目前仍依靠社区传播,按照“网络社区传播模式”不断发展。本文采取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入访谈法;文本分析将主要用于分析虚拟社区(以天涯社区为例)主要版块的精华帖以及社区规则和主要事件,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和有代表性的社区成员的回复。讨论虚拟社区的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这种特定的传播方式是否形成了社区的社会性特征;深入访谈将主要针对有至少一个虚拟社区的浏览惯性的网民,将选择5-10人进行采访。旨在了解作为社区居民对于社区语言、规则和传播行为有怎样的了解和看法。并作为研究样本,讨论虚拟社区对于他们思维习惯和关注方式的影响。本文的支撑理论为传播学关于社区与传播的一个结论性判断:社区与传播紧密联系,没有传播,就没有社区。这个理论类似于一种公理性的判断,并未得到缜密的论证。因此,本文利用了其他的相关理论包括:议程设置理论、汉语方言的形成理论、把关人理论、媒介公共领域理论、社会群体的形成并以系统论的视角来论述和解释虚拟社区的形成、维持以及相关社会性的特征,同时,也对支撑理论加以佐证,最终总结出虚拟社区的社区传播模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