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SiO2纳米杂化薄膜,分别选用均酐、醚酐及双酚A二酐等三种二元酸酐制备了相应的三种亚胺前体,采用正硅酸乙酯在适当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制备了一~四元硅醇等四种SiO2前体。通过交叉对比试验,研究了上述亚胺前体与上述SiO2前体之间的相容性及其杂化液的贮存稳定性。 选用均苯型亚胺前体与二元硅醇SiO2前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含量从0~50%的聚酰亚胺/SiO2纳米杂化膜。研究了在玻璃板上制备杂化膜的工艺条件;杂化膜的后处理温度、SiO2含量等因素与杂化膜的密度、比热、导热系数、耐热性、拉伸强度、体积电阻率等性能之间的关系;杂化膜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和红外光谱吸收。 通过实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元硅醇与各种类型的亚胺前体的相容性均不大好,长时间搅拌也不能成为均相;二、三、四元硅醇与各种类型的亚胺前体的相容性及其杂化液的贮存稳定性的好坏次序为:二元硅醇>三元硅醇>四元硅醇; 后处理温度超过300℃后,后处理温度(300℃~350℃)对杂化膜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 聚酰亚胺/SiO2纳米杂化膜的密度与其SiO2含量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导热系数随SiO2含量的增加先是增大,当SiO2含量约为40%时,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约0.52W/(m·K)),之后导热系数有所下降;表观分解温度(空气中)并不是简单地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SiO2含量的增加先是增大,SiO2含量大约在10~20%时达最大值(约为582℃),之后随SiO2含量的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当SiO2含量不大于10%时,杂化膜的拉伸强度与纯聚酰亚胺膜相比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当SiO2含量大于10%之后,随SiO2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迅速下降;体积电阻率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当SiO2含量不大时(≤10%),体积电阻率变化不大;当SiO2含量增大到50%时,体积电阻率下降约半次方。
其他文献
农药类POPs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预防和控制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中DDT、毒杀芬、六氯苯等在我国曾有大量使用。本研究以DDT和扩大受控的HCH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0例,另选择
期刊
农村非点源污染具有很强的时空不均匀性,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是一项涉及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典型的“二元
随着有机光子材料研究的不断发展,许多在传统材料中发现的光子现象如光电转换、电致发光等在有机材料中也同样被观测到,这些光子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富勒烯族材料和具有良好的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精炼是指将来自植物的生物质转化为一系列生物基产品的过程.目前,欧洲共有40多家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精炼厂.在此,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质精炼领域的关键要素,包括
期刊
学位
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和实验两部分组成。在以前实验的基础上,为了研究阿拉伯半乳糖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合成了一系列阿拉伯半乳糖的衍生物。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这一部
学位
对国内外碳纳米管储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了研究:1)选取多壁及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储氢测试,并以此为基础就吸附理论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