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教师。本文基于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以提高全国“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导向,在较为深入调研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且差距不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异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1)“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受重视,但仍需加强;(2)其考核评价机制亟待建立与完善;(3)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4)科研实力有待提高;(5)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匮乏,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其成因。不同之处在于(1)不同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不同,(2)分别存在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并探析其影响因素。基于分析研究就不同地区的“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就全国而言,需要提高认识,学科建设要上台阶、上水平,建立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发达地区则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对多元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学历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民族地区则需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作用,创造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的多样化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在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其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土壤环境破坏严重,土壤盐渍化成为沿海
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花岗岩岩体中存在明显的蚀变现象,开挖后在短期内岩体产生膨胀、崩解。蚀变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库岸边坡及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支护结构的耐久性。因
主要介绍大直径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功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