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心特殊教育”,并将其列入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新的《义务教育法》对特殊教育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对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对特殊体育的功能和意义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认识;②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兼职体育教师数量偏多,女教师数量偏少;③体育教师的职业心态不够成熟,对其职业前景信心不足;④体育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体育科研热情较高,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体育教师手语掌握不太规范,小部分教师与学生交流存在困难;近三年大部分体育教师接受过岗位培训,但培训效果不十分理想;⑤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的成绩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符合残疾学生的特点,基本能够反映学生体育课学习情况;体育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⑥体育教师对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较为明确集中,但不够全面;体育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陈旧;体育教学的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基于研究的特殊体育教学方法匮乏;体育教学形式以自然班集体教学为主;⑦学生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较高,对体育功能认识较为肤浅;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积极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对残疾学生的理解程度得到学生较为广泛的认可;⑧运动场地普遍较小,难以满足学生运动足够的空间,经费投入与当地经济明显不相称。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①制定和完善特殊教育法规条文和政策;②更新思想认识,重视特殊体育教育;③拓宽特殊体育的宣传渠道,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合作;④强化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⑤加快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研制和开发;⑥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⑦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⑧拓宽思路,盘活经费,改善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等。